您認為覺察當下重要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一些事情的表像產生各種感知覺和評判,沒有識別和覺察自己當下在想什麼、做什麼,失去了清醒和理智。
上周看到班級優化大師APP裡英語老師給兒子扣了2分,寫著課堂表現差。我沒有覺察自己看到這一消息的瞬間想法,火騰一下就上來了,心想:怎麼又被扣分了?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省心,三天兩頭被扣分!每次上學前,我都一再叮囑兒子,讓他聽老師話,認真學習,可是他不是因為上說話,就是因為下課打鬧多次被扣分。這次該好好教育教育他了。晚上兒子回家後,我就劈頭蓋臉指責他,“你怎麼又上課說話了,不認真聽講你對得起誰?”兒子低下頭小聲說,“我沒說話,也認真聽課了!”“那為什麼英語老師還扣你分?”我一邊說一邊給兒子看手機,兒子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扣就扣唄,反正這又不是扣學習分。” 看他滿不在乎的樣子,我更生氣了,“整天被扣分,把我囑咐你的話當耳旁風啊?你已經上初中了,應該知道自律了吧?還用大人整天追著你說?”兒子又看了看評價說,“老媽,您好好看看,這評價的時間是上週一,我那天不是沒去學校嗎?”我一看評價時間確實是上週一的上午,兒子那天由於咳嗽請假了,我這才意識到錯怪了兒子。之後,我聯繫了英語老師才知道是老師不知道兒子請假,看他的作業沒交就給扣了分,我跟老師說明了情況,老師改正了評分。
這件事情發生後,正好心理學課上我們學習了“意識”這個概念。我明白了“意識是人腦對大腦內外表像的覺察”。外表像是指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到的東西;內表像則指通過眼耳鼻舌身意,我們大腦中生出的各種感覺、知覺,再加工形成的各種推理、判斷。對內外表像的覺察首先就是要覺察自己的感官當下所觸碰到的一切;其次就要覺察我們大腦因此而產生的感知覺和評判。我理解,意識就是識意,就是識別自己當下心裡在想什麼。自己一直對兒子存有偏見,一看到被扣分,就被外表像蒙蔽了,以往的經驗也就自動啟動起來,隨之推斷出兒子肯定是上課說活或者不認真聽講才被老師扣分這一結論,沒有在看到扣分時的一瞬間做到冷靜,覺察自己的思想,也沒有在情緒情感出來時及時反思並問清兒子具體情況,失去了覺察也就看不到事情的本來面目了!
兒子扣分這件事給了我深刻的教訓,我認識到覺察當下是我們要具備的能力,也是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的關鍵。只有覺察當下,我們才能理性思考,清醒行為;只有覺察當下,我們才能祛除偏見,洞徹真相,願大家都能從當下做起,去覺察自己的一思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