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要讀懂生活,查我自已的不足,去掉不純,活出真實的自己,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我吃過早飯,打掃完衛生,順手拿起手機打開一看,正好是八點半上網課時間,於是我開始聽網課。

不知不覺中時間到了九點,這個時間一般都是婆婆外出曬太陽的時候,於是我就跟先生說:“今天你領媽出去曬太陽吧,我現在聽課離不開。”先生不情願地說:“行,晚點下樓,室外溫度高點。”他話音剛落,我一看他這態度,大腦中就飄過來一句話:“做兒子的,陪媽出去曬太陽是應該的,還有情緒,整天躺在床上玩手機,你媽的事不聞不問都指望別人去幹,今天就讓你去做。” 此刻,評判他的話在腦海中閃電般的往出冒,這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時的慣性思維,此時我並沒有覺察到冒出的這些想法。

我低頭繼續聽課,突然鐘聲一響,抬頭一看時間,十點鐘了,都這時候了先生他還沒有帶婆婆下樓去曬太陽的意思,只是在室內走來走去,最終停下腳步對我說:“還是你帶我媽曬太陽去吧!都十點了,該準備中午飯了。”聽到他的話,我很不高興,不滿的情緒就在臉上表現出來,同時,腦子裏冒出對他的評判,我深呼了一口氣,抬眼看著他,就在這幾秒鐘大腦一下反應過來,原來一開始我讓他帶婆婆去曬太陽時,腦中冒出的想法沒有察覺,所以他這麼做,又勾出我思想中冒出的想法讓我看到,讓我去掉對他的評判,此時我明白過來了,對自己的念頭和情緒進行了調整,不再順著觀念跑。認識到這一點後轉變了對他的態度和想法,於是答應先生說:“行,我帶媽出去曬太陽,你幹你的事,我先錄製下來過後補上。”於是帶著婆婆下樓去了,陪她坐了一會,安頓好後,回家接著聽網課。

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就能看到,遇到每一件事都是機會,能不能抓住機會改變習慣性的、固化的思維方式,通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的一切,冒出了一切想法和評判能不能做到覺察?只有覺察到了,查找到自身原因後,才能透過這個現象看到事情背後的本質,才能反觀自己去看問題。無論在任何環境遇到任何事情首先要以懷疑的態度去審視,達到向心去找,方向走對了就會把事做的更好,就不會被舊有的想法帶動,就能跳出來去看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切。

記得我曾經讀過這樣一句話,是來自《沉思錄》:“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是觀點,不是事實,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也就是說,我們聽到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存在,也許就是虛幻的一個像而已,轉換視角去看問題,看到的結果是不同的。

只有讀懂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事情時,只要事情一出現,首先看被觸及到的自己有哪些心冒出來了?停下來去觀察,找到它並去掉它,做到眼見不為實,要借事去心,純淨自己,更新舊有的認知。只有在生活中去體驗,時時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才能體現出人活著的真實意義,生活才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