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要读懂生活,查我自已的不足,去掉不纯,活出真实的自己,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吃过早饭,打扫完卫生,顺手拿起手机打开一看,正好是八点半上网课时间,于是我开始听网课。

不知不觉中时间到了九点,这个时间一般都是婆婆外出晒太阳的时候,于是我就跟先生说:“今天你领妈出去晒太阳吧,我现在听课离不开。”先生不情愿地说:“行,晚点下楼,室外温度高点。”他话音刚落,我一看他这态度,大脑中就飘过来一句话:“做儿子的,陪妈出去晒太阳是应该的,还有情绪,整天躺在床上玩手机,你妈的事不闻不问都指望别人去干,今天就让你去做。” 此刻,评判他的话在脑海中闪电般的往出冒,这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时的惯性思维,此时我并没有觉察到冒出的这些想法。

我低头继续听课,突然钟声一响,抬头一看时间,十点钟了,都这时候了先生他还没有带婆婆下楼去晒太阳的意思,只是在室内走来走去,最终停下脚步对我说:“还是你带我妈晒太阳去吧!都十点了,该准备中午饭了。”听到他的话,我很不高兴,不满的情绪就在脸上表现出来,同时,脑子里冒出对他的评判,我深呼了一口气,抬眼看着他,就在这几秒钟大脑一下反应过来,原来一开始我让他带婆婆去晒太阳时,脑中冒出的想法没有察觉,所以他这么做,又勾出我思想中冒出的想法让我看到,让我去掉对他的评判,此时我明白过来了,对自己的念头和情绪进行了调整,不再顺着观念跑。认识到这一点后转变了对他的态度和想法,于是答应先生说:“行,我带妈出去晒太阳,你干你的事,我先录制下来过后补上。”于是带着婆婆下楼去了,陪她坐了一会,安顿好后,回家接着听网课。

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就能看到,遇到每一件事都是机会,能不能抓住机会改变习惯性的、固化的思维方式,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的一切,冒出了一切想法和评判能不能做到觉察?只有觉察到了,查找到自身原因后,才能透过这个现象看到事情背后的本质,才能反观自己去看问题。无论在任何环境遇到任何事情首先要以怀疑的态度去审视,达到向心去找,方向走对了就会把事做的更好,就不会被旧有的想法带动,就能跳出来去看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

记得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是来自《沉思录》:“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存在,也许就是虚幻的一个像而已,转换视角去看问题,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只有读懂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事情时,只要事情一出现,首先看被触及到的自己有哪些心冒出来了?停下来去观察,找到它并去掉它,做到眼见不为实,要借事去心,纯净自己,更新旧有的认知。只有在生活中去体验,时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体现出人活着的真实意义,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