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当夫妻一方做出令对方“不满意”的事情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和处理呢?
今天周日,先生一早起来洗漱完毕准备出门锻炼身体。
此时我对先生说:“今天我就不下楼买菜了,你锻炼回来顺便去小区超市买点中午吃的菜吧”。
“都买点什么菜呀?我也不知道中午咱们吃啥,要不然你写个纸条给我,我照着纸条买吧,也省得记不住。”
看着先生那囧窘的样子,我心想:这家伙很少去超市买菜,之前就发生过叮嘱让买的菜忘记买了,家里还有的菜却又买回来一大堆的情况,于是我笑着给他写了一张纸条。
一个多小时后先生回来了,他一边把菜放到厨房里,一边得意的跟我说:“幸亏让你写了一个纸条,要不然我还真记不住。你看除了纸条里面有的,我还买了几种纸条上没写的菜呢。”
“挺好,挺好,不错,不错”我一边夸奖着先生,一边去厨房准备择菜。
当我把手伸进塑料袋里准备将一个小冬瓜拿出来时,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因为冬瓜皮软塌塌的,手一按,皮就凹陷下去了。此时我心里一惊,莫非这个冬瓜是坏的?
果不其然,当我把冬瓜切开后发现,冬瓜已经烂了差不多一半啦。当我看到烂冬瓜的一瞬间,一个念头同时也跟着冒了出来“这家伙可真够笨的,那烂冬瓜和好的冬瓜拿到手里明显一个轻一个沉,按一下皮,一个软一个硬,多容易区分呀,居然分辨不出来。”“哎,都怪我之前让他买菜的次数太少,缺乏经验,回头让他多买几次就好了。”
于是我又伸手继续去拿塑料袋里的其他菜,当我将袋子里的青椒拿出来时,我终于忍不住了,跟站在旁边帮忙的闺女抱怨道:“你看看你爸,一共就买了两个青椒,一个前头磕了,一个屁股后面坏了,我可真是服了他啦,烂冬瓜、坏青椒居然都被他挑选回来了,换做是我,恐怕特意去买坏的,也未必那么容易挑出来。”
“老妈您忘了之前您常跟我说的话啦?‘即使你认为再不好的事情背后都有它的积极意义’。以前我考试没考好,您说这是给我一个查漏补缺的好机会,那我爸这件事背后的积极意义又是什么呢?”
闺女的一席话提醒了我,是啊,这件事情发生的积极意义在哪里呢?是不是提醒我之前老认为先生缺少生活常识,不擅长做家务,对挑选蔬菜水果更是缺乏经验,而这些固有的观念和评判让我每当先生做家务时都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他,常常是抱怨、批评甚至指责,却没有自我觉察和反思如何用更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和处理?
这时我意识到这件事情发生的真正意义是要让我看到之前对先生的那些固有的消极认识和评价,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事情出来后不要抱怨,而是要想办法积极面对,因为一味的抱怨和指责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还会伤害与家人之间的感情。其实这件事情的发生不是恰好给了我一个告诉先生如何挑选蔬菜的机会吗。
想到这儿,我笑着招呼先生和闺女坐下来,跟他们讲了一些常见蔬菜的挑选方法。至于一些不常吃或不熟悉的蔬菜,我们可以上网查,或者在买菜的时候向卖菜大姐请教。
此时,看着厨房台子上的冬瓜和青椒,我不再像刚才那样心生厌恶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愧疚与感动,原来它们是来帮助我成长的“老师”呀,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刚才我可真是对面不识“仙”啊!
这个塑料袋里还有什么宝贝呀?我可要继续寻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