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选择。宽容是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豁达,更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智慧与成熟。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让世界为之肃然起敬的日子(11.16)——国际宽容日。您了解国际宽容日的由来吗?您认为宽容与您的心身健康有关系吗?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由于全球化及大量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缺乏宽容,不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由此出现民族之间、宗教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仇恨甚至战争。因此,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加强理解、和谐共处,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此,联合国大会决定将1995年定为“国际宽容年”。1995年11月16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大会上通过了《宽容原则宣言》,宣布每年11月16号为“国际宽容日”,到今天已整整二十二年了。

什么是宽容?

《说文解字》中对“宽”的解释是“屋宽大也”。“容”字的甲骨文是一个洞穴里开着一扇窗,表示远古祖先在山洞、岩穴中挖孔凿窗用以栖身,之后慢慢演变为不仅用于居住还可以存放东西,所以就有了宝盖头,下面有一个“谷”字,把谷子装进屋子里。

 我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厚德载物,雅量容人。人与人之间因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差异,出现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因此,要想立身处世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宽恕包容,善于与不同的人、事、物打交道,这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古今中外成功之士大凡都有包容的气度

齐桓公宽容了管仲,成就了齐国霸主的大业;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韩信未发迹时受过“胯下之辱”,但在成为刘邦的大将军之后,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地痞无赖时却能不计前嫌,任命他为巡城校蔚。

一代名臣左宗棠从小擅长棋艺,一次出征前看到街边有一老人,以“天下第一棋手”自称,便上前挑战,结果老人连输几盘,于是左宗棠命老人把招牌当场砸了。当左宗棠凯旋归来时,看见那位老人的招牌还在,不禁大怒,于是又上前挑战,可这回却被老人打得落花流水。

左宗棠不解,问老人原因,老人说,上次我知你是大将军,将要出征,我不想有损你征战的信心。左宗棠大悟,感慨万分。老人有如此胸襟,自己却因一点小事大放狂言,自愧不如。从此不再高傲自大,而是以宽阔的胸怀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许。

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美国前总统林肯幼年曾在一家杂货店打工,一次因为顾客的钱被前一位顾客拿走,顾客与林肯发生了争执。杂货店的老板为此开除了林肯,老板说:“我开除你是因为你令顾客对我们店的服务不满意,由此我们将失去许多生意,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应该学会宽恕顾客的错误。”

许多年后,林肯当上了总统,他在提起此事时说:“我应该感谢杂货店的老板,是他让我明白了宽恕是多么重要。”这件事对林肯的影响使他不仅对亲人、朋友宽容,对政敌也同样如此。林肯的做法终于引起一位议员的不满,这位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却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可见,襟怀大度的人在利益得失面前不斤斤计较,而是高瞻远瞩,以国家大业为重;在对手面前,在政敌面前不耿耿于怀,而是化敌为友,虚怀若谷。

宽容与我们的心身健康有什么关系?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人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50%!“压力激素”会损伤身体。“压力”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应激”,压力本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但被心理学所引用,形成了心理应激的概念,即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过程,比如人体就包括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

《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医“心”。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另外,当一个人的情绪不爽、生气郁闷的时候,会影响肝的疏泄,而出现肝和肝经气滞血结的情况。

“不生气就不生病”,这句话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郝万山50年从医经验的总结。郝教授曾说“你看好多人,到处都抱怨,看啥都不顺眼。国家怎么这个样子,社会怎么这个样子,单位怎么这个样子。回到家就抱怨,家里人怎么这个样子,抱怨就是一种负向情绪。世界卫生组织统计,90%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嘿,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就曾多次提到他用《金刚经》治愈抑郁症的案例。他从中医的角度去分析《金刚经》可以治疗抑郁症的原理时说:“中医自古就重视情绪的调理,认为不良情绪导致身体出问题,这叫七情内伤。所谓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会伤五脏,会令气机紊乱。

那么,什么能化解这七情呢?我认为是慈悲心。为什么呢?因为七情都是为自己而起,比如我获得某物会喜,别人侵犯我的利益我会怒,我为了获取某物会忧思,我失去某物会悲,我要受到伤害会恐惊。归根到底,七情致病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放不下。而慈悲心是放下自己,看到众生的痛苦,愿意为解除这种痛苦去努力。此时,把‘小我’放下了,七情无处落脚,于是烟消云散。”

其实,“放下”本身就是包容的体现,放下是一种能力。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狱中服刑了27年,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那天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后来,他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他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经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伤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曼德拉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与磨难之后,仍能以95岁高寿离开人世的原因吧。

宽容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选择。宽容是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豁达,更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智慧与成熟。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世界宽容日,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不止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