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今有喂鸟施食,开启我们为善修善的慧根。

小区里的梧桐树非常多,尤其是夏天的时候,一排排的绿树成荫,阔叶交错,这在北京地区比较少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里成了好多鸟类的家园,经常能看见大量的喜鹊、麻雀、啄木鸟在树上飞来飞去,还有邻居家养的鸽子等。我住的这栋楼靠近小区中间的大道,窗外就是一棵特别高大的梧桐树。树上的喜鹊鸟经常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有的还搭了窝,好不惬意。

人们常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有一天早上,天刚刚亮,窗外的鸟儿叫个不停,我也没了困意就起来坐在窗台前,观察窗外的这些鸟儿,发现有很多的喜鹊,不停的飞上飞下,我也很好奇它们在做什么,于是拿起望远镜远远的看见它们在草地上捡到草木的种子或者虫子,叼起来飞到树枝上的窝里,那里还有它们的同伴和小喜鹊。有的两三只一起,有的四五只一起,看起来忙的不亦乐乎。 

这时候,我想起了去年一起住的朋友,有一次透过厨房的窗户看到她撒一些小米在露台的石板上,当时还没有太明白她这样做的意思,等一会看到有好多喜鹊鸟飞过来,这时就明白了是给鸟儿们食物吃。她的这一举动,也影响了我。鸟儿们觅食辛苦,尤其是冬天雨雪天气的时候,不容易找到食物,从那时候起,我也经常给鸟儿们投喂食物,有时候放些小米,有时候弄点面包糠,有时候把干的馒头捣碎了,偶尔还有剩下的米粥也都会均匀的倒在石台上......慢慢的,我家的露台和旁边的这棵大梧桐树聚集了更多的喜鹊鸟和麻雀,一时间成了鸟的天堂。 

曾几何时,老师给我们讲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住在楼房里,很难见到老鼠,更很少见到飞蛾。但是静下心来想想,古人留下的这一行为所彰显的慈悲怜惜之心也给了我们修善的参照。何止是老鼠与飞蛾啊,就像我家窗外的这些喜鹊鸟儿们,还有平时我们很少关注到的蚂蚁们,其实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都值得我们去爱护和珍惜。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有生机和活力,有了它们才能升起我们的怜悯和慈爱之心,这样我们的生存环境才能和谐共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