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苏东坡在《留侯论》中说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并且从多个角度论述了留侯张良正是这样的大勇者。

张良在母国韩国灭亡后,心怀国仇家恨,不顾一切地刺杀秦始皇。刺杀失败后收敛性情,经过“圯上老人”黄石公“堕履”的考验,得授《太公兵法》。在楚汉相争时运筹帷幄,辅助刘邦平定天下,被封留侯。

张良之所以为后世所推崇,首先是因为他具有过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见《留侯论》新见(一)),不仅如此,张良还具有大忍之心和博大的胸怀,并且具有远大的志向和长远的眼光。

上善若水,以柔克刚

苏东坡认为大勇者是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能够理解和包容一切的。张良在黄石公有意折辱他时,表现出来谦下礼让;楚汉相争初期项羽势大,张良劝刘邦避其锋而养晦,最后项羽自刎乌江;韩信自请封王时,张良劝刘邦隐忍允诺,最终刘邦成功地统一了江山。张良和刘邦都是具有大忍之心和博大胸襟的人,因此能成就大事。

图片来源:vcg.com

具有同样品德的还有芈月。在《芈月传》中,秦王稷登基之初,内有诸公子及惠文后作乱,外有各国联军压境。在这内外交困、岌岌可危之时,芈月“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从容地背负了骂名,接受各诸侯国提出的割让国土要求,团结曾经反对过她的人,成功渡过了联军压境的危机。在外患解除、内乱平定后,她以太后之尊雪夜登门拜访樗里子,芈月对樗里子说:“我虽出身王族,却一直被人踩在脚下,一无所有;我不墨守成规,也不怀挟偏见;我既能一决生死,又能一笑泯恩仇。”,其胸襟和气度让有“智囊”之称的樗里子彻底臣服,甘愿为芈月所用。

正如《孔子问礼》中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孔子答道:“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 水能处秽、处下是它能包容、不显示自己。但水却能以柔克刚,滴水穿石,处险无碍,遇难呈祥,芈月正是这样的人。她具有超乎寻常的大忍之心和包容力——“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正如水之柔德。所以她能统摄各种势力为秦国所用,共同朝着强秦的目标前进,为秦王稷的执政乃至她的玄孙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一位大德、大勇之人。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平定江山、治理国家需要大勇者,家庭生活也是如此,家庭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家庭,其相处之道是一样。人人都羡慕钱钟书和杨绛和美的夫妻感情,钱钟书动手能力差,每每弄坏了事情,杨绛都宽容体贴地安慰他“不要紧,我会修”。夫妻二人琴瑟和谐,非常美满。杨绛的一生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从容、温柔地对待。她是被尊为中国最后一位“先生”的女性。

据报道,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原因众多,但不乏夫妻之间一言不合就闹离婚的,也有与家庭成员交恶而闹离婚的。这样不仅会对自己、对孩子、对亲人造成伤害,更有甚者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如东坡先生所言:“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人人都追求美好的生活,但徒有其志却缺乏包容心的人——“不能下人者”,就象荆轲、聂政一样。这样的人不计后果、泄一时之愤,是“匹夫之刚”,不能长久,也得不到美好。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智慧。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因此,家庭环境和大人的行为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重大的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的模式会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中,他长大后的行为会重复着原生家庭的模式。这就是中国老话说的言传身教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一个具有和谐气氛的家庭至少可使三代人幸福,可以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夫妻和睦、使子女拥有美好的前程。而子女是未来新家庭的妻子或丈夫,这样薪火相传,家族必定兴旺,家和万事兴。

所以,无论是追求家庭的幸福还是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大勇者的素质,就是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包容心,也就是东坡先生所说的“过人之节”和“所挟持者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