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地方,有家生命才有寄托,生活才能 熠熠生辉。

家,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安心的所在。夫妻感情的融洽是维持家庭的关键。如果不注意就会影响家庭的和睦。

我和老伴生活了50多年争吵了50多年,都认为自己有理而互不相让,时间长了搞得自己吃不香睡不踏实,心灰意冷。从此对他生出种种偏见,这个家充满了火药味。

近几年由于老伴身体不好住了三次院。第一次是房颤心衰,医院对这种病还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所以住了几天院就回家休养了,医生告诉他别生气别累着。第二次是脑出血,生活不能自理,又住了几天院。第三次相隔不到一年,得了新冠,做CT一看是白肺,医生告诉赶快住院否则就没命了。那时正是住院高峰期,住院部没有空的地,打针得从人缝中挤个地方。住院部没床位,只好住旅店,六天后出院。

他的三次住院真正触动了我,几十年争斗的结果是理没争来,老伴招来一身病,我也是筋疲力尽。老伴的病危刺痛我的心,悔不该和他争吵,如果他真的有一天永远离开了我,剩下我一人,这种孤独…… 此时我才认识到:家,当你将要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我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对他不停的抱怨,看他不顺眼,对他的一种冷漠和讨厌,没有温暖,没有欢乐,这个家实际上名存实亡。

反思中我想起一句话:一念是佛,一念是魔。看别人不顺眼,受伤的是自己。心中的怨恨,就是不断地给自身灌毒。确实是这样,几十年来我的身体一年比一年差。现在我明白了,你心里想什么,你的世界里就有什么,外在的世界是内心的投影,身体是心灵的反应器。

古人云:“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个家庭就会和谐温馨。我通过自省看清了自己的问题,就是老想改变别人,不想改变自己。所以我停止抱怨,放下过往陈旧的观念,打破固有的认识,凡事从自身找原因,我把外求的思维方式转变成向自心去找的思维方式。

所以在他生病这几年里我对他细心照顾,到处求医问药。他得新冠后昼夜咳嗽,口吐白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坐在床上张着嘴喘。医生说这是新冠后遗症,也很危险。于是我就上网查了各种偏方,都给他用,因不对症均不见效。后来偶得一方,用小桔子煮水喝,见效特快,喝几次彻底好了。

看到他身体逐渐好转,我很欣慰,不觉苦累,没有怨言,对他的性格脾气我都能包容理解,放大他的优点,肯定他对家的付出。我的转变,他也在潜移默化中变。从他的精神状态、身体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变化。现在他不但能自理了而且还能主动帮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平时我们在一起聊天,出现什么问题我首先担责任找自己。他也特别高兴,总说:“我对不起你,谢谢你,没有你我早就死了”。由于我们内心发生了变化,懂得感恩,使这个破碎的家庭和合为一体了,因此也有了幸福感。但有时也还会有矛盾,一天一位朋友到我家聊天,这时老伴走过来要工资卡,想到银行取钱买药,当时单位的钱没打过来,我告诉了他,他不信骂骂叽叽走了,过一会他又来了要卡取钱我没给他,他又骂着走了,当时我没吱声。我这位朋友笑着说你真行!他骂的当时我心里也有想法:“你怎么不怕丢人,家里有客人,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呢?”但转念一想这不就是见证我的忍耐力吗?看我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不能修心安人吗?所以我心很坦然,没有怨、没有责备。之后老伴自己也觉察到了,他说:“我太着急了,掉链子了,对不起”。

通过我亲身经历,认识到这个家需要夫妻共同经营,相互理解包容。因为有家,生命才有一种精神寄托,生命才能熠熠生辉。

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