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我們修煉自己心性的最好場所,我們不用出家修行,但是我們可以在每一天的生活經歷的每個事件中借事修心,問心。

出差回來,剛一進家門就看到小虎踉踉蹌蹌的走到門邊,我一看不對勁兒,馬上把它抱到了一個箱子裡,看著它無力的樣子,慢慢地發現它已經站不起來了,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大約十幾分鐘時間它就再也沒有醒來。看著貓咪小虎走了,一股憤怒的情緒沖上心頭……

小虎是我養的一隻貓咪,小傢伙生下來就很弱,長到一歲多可不容易呐,從它出生開始我就叮囑家裡人要經常撫摸它,經常對著它說話,安撫,想著各種辦法呵護總是單獨喂它,希望它健康長大。一年多來,它就像個孩子一樣,得到了我和家裡人的特別照顧,付出了我們很多的愛。

    出差前我特別交代家裡人,天氣漸熱,要特別注意貓咪是否有不舒服,拉稀或者打噴嚏的症狀,特別是小虎要加強監控,防止不測,可現在眼前不想看到的事實還是發生了,此時自己觀察到他這股怒氣就像一頭豹子要從我的身體中竄出來,隨時朝著家裡的每個人撲過去,他的背後是對家裡所有人的氣憤和不滿,“埋怨家裡人觀察不夠細緻、不負責任的沒有按照我說的做……沒有聽我的話好好照顧小虎的飲食……想著家裡的每一個人如果按照我說的做一定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此時,我知道:心裡那些埋怨的想法如果順著他們不斷地反復想就會加強它們,不管什麼原因,家裡人也一定不希望小虎離開我們。蹲在箱子邊的我此時深深地“噓”了一口氣,回過身來,問家人:你們看到這個情景是什麼感受?說到這裡,我牽制住了心裡的這頭豹子沒有把話再說下去,沒有評判與問責家人做的如何,此時家人都沉默了,誰也沒有說話……,我也就沒有在追問下去抱起裝著小虎遺體的箱子朝外面走去……

圖片來源:網路媒體

生活是我們修煉自己心性的最好場所,我們不用出家修行,但是我們可以在每一天的生活經歷的每個事件中借事修心,問心。問自己的心,不評斷別人、不問責他人、在經歷的每一件具體的事件中觀自己的心性,控制那些曾經能夠帶動我們的情緒和情感,不論他是喜、是怒、是悲、是哀、是憂、是恐,做到自己既是一個經歷者,又是一個觀察者,不進入想法中胡思亂想、不進入情緒包圍中為情所控。

冷靜下來回顧在養育小虎的一年多中,看到全家每一天為它所做都是非常細膩的生活化的細節,這段過程回想起來,是我們全家共同努力以小虎為目標的無私真愛與付出,因為有小虎使我們這個家最珍貴的愛的精神機制得到重複和加強。小虎走了,貢獻給我們全家的是無私的愛的能力與能量,這對於一個人、全體的家庭成員是多麼重要啊。小虎活著的時候幫助我們鍛煉了愛的能力,小虎走了,把一段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無私與美好留給了我們。想到這裡,我好像知道了小虎早就要走,只是一直在等我回來,最後向我告別再走……

這是一段傳奇,一段小虎出現在我人生經歷中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