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獨木成林的秘密嗎?
俗話說:“獨木不成林”,但是榕樹卻可以做到獨木成林。榕樹是南方常見的大喬木,在兒子還上小學的時候,我曾帶他去過新會的“小鳥天堂”遊玩。“小鳥天堂”是河中的一個泥墩,上面有一棵近400年的古榕樹,樹高15米,榕樹的枝葉覆蓋了大約30畝範圍的河面。榕樹枝幹上長著許多鬍鬚般的氣根,也叫榕須,就是這些榕須使一棵樹變成了一片根枝交錯的榕樹叢,形成了獨木成林的景觀。這棵古榕樹上棲息著數以萬計的各種野生鷺鳥,每天早、晚都能看到百鳥出巢與百鳥歸巢的景象。1933年,巴金先生乘船遊覽此處後嘆為觀止,寫下了優美的散文《鳥的天堂》,“小鳥天堂”因此而得名。
榕樹廣泛分佈於中國南方,它的果實呈扁圓形,果徑不到1釐米,是飛鳥的食物。在南方多雨、高溫的濕熱氣候裡,垂懸的榕須具有呼吸的功能,並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供給榕樹。當榕須長到地面時就會扎入土中成為支柱根,加強了榕樹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養料的力度,而且扎入土中的榕須也會越長越粗變成新的樹幹,這就是“獨木成林”的奧秘。我真被榕樹獨特的繁殖和再生能力所折服。
榕樹的木質比較鬆散,易腐爛,易變脆,所以不適合做傢俱、器物和建築材料。榕樹最主要的用途是美化環境和遮蔭。年久的大榕樹下可容納許多人一起乘涼。榕須、榕樹葉、榕樹皮及果實都可入藥。榕須具有祛風清熱、活血解毒、消腫止痛、治療跌打損傷的作用,榕樹葉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散瘀的功效。在瑤族、壯族、佘族等民族醫藥中均有用榕須治療骨折和跌打損傷的記載。
每當我看到樹蔭茂密的榕樹,就會想起《莊子•人世間》中的大櫪樹。《人世間》中有一個關於樹的故事,說是有一個木匠帶著徒弟到了齊國,看見一個土地廟中有一棵巨大的櫪樹,它的樹蔭可以遮蔽幾千頭牛,樹幹高於山頂,樹身要一百人才能圍抱得過來。來看這棵樹的人絡繹不絕,而這位木匠連看都不看大櫪樹一眼,就徑直向前走去。
徒弟追上木匠問:“自從我跟隨先生學藝,就沒見過這麼大的木材,先生為何連看都不看一眼呢?”
木匠說:“那是沒用的散木。用它來造船會沉,做棺材很快就會腐爛,做器具不耐用,做門窗會被蟲蛀,這是不能用作材料的不才之材,所以才會長壽長那麼大。”
晚上,大櫪樹托夢給木匠說:“你要把我和‘有用’的樹木比嗎?那些山楂樹、梨樹、柚子樹等果樹,果實成熟了就會遭受敲打,敲打就會造成大枝被折斷、小枝被牽扭。這都是它們自己的‘有用’招來了世俗者的打擊,害了自己,不能享受天年而夭折。世上的事物都是這樣的。我到現在還能保全自己,正是以不才為我大用的緣故。若我真如世俗所說的‘有用’,我還能夠長那麼高大嗎?況且你我都是天地間的一物,為什麼你要蔑視我為無用的散木呢?你是將要死亡的無用之人,又怎麼能知道‘無用之木’呢!”木匠嘆服。
大櫪樹在世俗的眼裏是“無用”的,但它卻可給無數人一塊陰涼之地,這正是大用呢。大榕樹也是如此,似乎它做不得棟樑,但我們的環境卻少不了它為我們遮陽、擋風、提供負離子。它以一樹之力可以成林,能為鳥類提供食物和家園,成為鳥的天堂,而鳥類也是我們環境中不可缺少的成員。當你受傷的時候,它的榕須和葉子還能為你接骨止痛,治療創傷。
所以每當看到榕樹枝上垂掛的榕須,它像是一位長著長髯的老人,就讓我想起父親。父親這一輩子很平凡,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沒有車子和豪宅,但他卻給了我們恬淡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