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的確是一種藥食同源的蔬菜,它的清熱、抗菌、消食、順氣等作用,讓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達到“治未病”的效果。
折耳根,一種野生植物,越來越被更多的人認識和深深的喜愛著,尤其生活在西南地區的人,每當折耳根盛產的季節恨不得每餐都能享用這道美食。作為一道家常菜,折耳根,聽起來親切樸實,其實它還有許多另外的名字:魚腥草、蕺菜、岑草、臭菜、臭靈丹……等等。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領域它有著不同的稱謂。
餐桌上的折耳根
現代人越來越意識到要回歸大自然,食用野蔬也成了一種時尚。野生折耳根有一種濃濃的、很特殊的香味。其白色的根莖和葉子都可以食用,生食熟食均可,涼拌、煲湯、炒肉、煮粥、泡茶等等,食用方法非常多,推薦兩種常見的吃法:
(1)涼拌折耳根
涼拌折耳根清脆爽口,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折耳根的原汁原味,營養極為豐富。做法:折耳根去掉毛須及老根,折成約一寸長的段(折耳根的名可能就是由此而來吧,能掐斷的用來涼拌,老根則可以煮水喝)。將揀好的折耳根洗淨泥沙,濾幹水分,先用食鹽醃制十分鐘左右。涼拌前再用純淨水沖洗一遍,與醬油;醋;辣椒;白糖和胡椒粉;還有野蔥,這是折耳根的絕配(沒有野蔥可用小蔥)拌勻即可食用。
(2)折耳根煲豬骨湯
折耳根比較寒涼,對於體質弱的人和不太接受它味道的人可以熟食,煲湯是個不錯的選擇。做法:將折耳根的毛須去掉,淘洗乾淨,切段。豬骨放入湯煲中加水煮滾,撈去浮沫,然後加入兩顆蜜棗、一小塊生薑、胡椒粉,中火煲一小時。加入折耳根,改小火煲十分鐘。調入適當食鹽即可飲用。
常吃折耳根有很好的養生保健、防病治病功效。曾經聽到一位朋友調侃,說03年貴州沒有一例“非典”,正是得益於愛吃折耳根的原故。當然這種說法的科學性有待專家們考證,但折耳根的確是一種藥食同源的蔬菜,它的清熱、抗菌、消食、順氣等作用,讓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達到“治未病”的效果。
藥櫃裏的魚腥草
折耳根,學名叫魚腥草,是一味用途廣泛的中藥。它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於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
魚腥草治療肺癰重症還有一段佳話。金代名醫劉完素有一次上山采藥,遇驟雨而暴病,高熱、寒顫、咳嗽、痰液濃稠。服了好多藥均不能奏效。
張元素正好采藥經過當地,聽聞後忙去探望老先生,告辭前送上些草藥說:“此藥我已試用多人,頗靈”。劉完素看那藥像“三白草”,心想這怎能治肺癰重症?棄於一旁不用。有一弟子勸道:“不妨試之”遂將草藥煎湯奉上,劉完素看那藥湯,色如紅茶,氣味芳香,才知不是“三白草”。連服三天,果然熱退痰消,咳嗽大減。後來劉完素得知這味妙藥便是魚腥草,遂深入瞭解其性味、功效,在以後的行醫生涯中也常用之,屢見奇效。
現代醫學對魚腥草有許多更新更深的認識,它被稱為“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其藥性可以通達人體的全身。上至咽炎、肺炎,下至腎炎、尿道炎、陰道炎,外至皮膚上的炎症和皰疹,都有療效。
此外,魚腥草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利尿作用,抗腫瘤作用,還能鎮痛、止咳、止血,促進組織再生等。魚腥草是唯一在原子彈爆炸點能頑強再生的中藥材,所以其抗輻射效果非常好,對於經常接近輻射源的人,以及常看電視、電腦一族,常飲一些魚腥草茶可以起到防輻射的作用。
傳說中的蕺菜
二千多年前,在越國的古都紹興,折耳根被稱為蕺菜。相傳當年越王勾踐做了吳王夫差的俘虜,在吳國忍辱負重。回國後勾踐臥薪嚐膽,立志要報仇雪恥。然而天不遂人願,勾踐回國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見的荒年,顆粒無收,百姓無糧可吃。勾踐親自帶領臣民翻山越嶺尋找野菜充饑,親嘗野菜竟三次中毒。後來終於發現了這種蕺菜。蕺菜生命力特別強,總是割了又長,長了又割,生生不息。勾踐經常與民眾一起採食蕺菜,竟然靠著這小小的蕺菜渡過了荒年。越王勾踐發憤圖強,君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使越國由弱變強,最終滅吳稱霸。這蕺菜于越國的復興功不可沒,如今在紹興還有一座蕺山,山上刻有南宋王十朋的詩《詠蕺》:“十九年間膽厭嘗,盤饈野味當含香,春風又長新芽甲,好擷青青薦越王。”
折耳根穿越千年的時光一直伴隨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它的味道,拒絕接受它,還把它列為最難吃蔬菜之一。其實它那種特殊的氣味,正是它主要的抗菌成分——魚腥草素(癸醯乙醛),那正是你健康的衛士。相信知道了這些後就不會再那麼排斥它了。由此看來,真是不要輕易拒絕你不瞭解或者並不真正瞭解的事物,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生活處處有哲理,不喜歡的氣味,能護衛我們的健康;不好聽的話,能警醒我們規範自己的行為;難以接受的困苦、挫折,能增長我們的能力,完善我們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