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季,人们总会觉得伤春悲秋的时节。

一到秋季,人們總會覺得傷春悲秋的時節。自古描寫秋天蕭瑟悲涼的詩句也很多,不過唐代劉禹錫卻在《秋詞二首·其一》中寫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同樣是看到秋景,為什麼有的人看到的是蕭條、悲涼,有的人看到的是豐收、喜悅呢?秋季如何不悲秋呢?不妨試試下面三個方法。

圖片來源:eedu.com.cn

.通過閱讀培植思想

被稱為20世紀的“文學神秘人”的詹姆思·愛倫曾經說過:“土壤中沒有種子,就沒有禾苗破土而出;沒有了思想的種子,人的行為也無從談起。行為是思想的花,歡樂與悲傷則是思想的果;一個人到底能收穫甜蜜的果實,或者收穫苦澀的果實,都取決於撥下的種子。”關注自己的思想,做自己思想的主人,不斷培植自己擁有至純至真的高貴的思想,形成積極健康的思維方式。那麼從哪裡尋找優秀的思維方式呢?

1.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優秀的思維方式 

我們固有的思維方式和中國傳統優秀的思維方式產生碰撞,會引起我們的思考,有可能破除舊觀念,建立新觀念。例如:當我們工作壓力大,每天感到辛苦勞累時,我們可以讀讀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當我們缺少目標,迷茫的時候,讀一讀諸葛亮的《誡外甥》中“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當領導或同事批評你的時候,我們讀《聞過則喜》的故事。當我們閱讀經典的時候,會看到古人的思維方式從而反思自己的思維有沒有問題,接受優秀的思維方式。

2.從優秀的心理學書籍中尋找優秀的思維方式

 很多心理學著作能夠給人以思考啟示,如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詹默思艾倫《幸福的蹊徑》,理查懷斯曼《正能量》等,《少有人走的路》中有段話“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為解決問題而努力,我們的思想和心靈就會不斷成長,心智就會不斷成熟。

 解決人生關鍵的問題在於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問題。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決某些問題,全面的自律才能解決人生若有的問題。”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是不是會激發我們敢於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勇氣和決心呢?

圖片來源:網路媒體

.及時疏導自己情緒

現代人工作緊張,壓力大,情緒難免會有波動,這時需要將自己和情緒剝離開來,明確情緒不取決於外在,取決於自己的內心“信念、價值觀、規條”,情緒是“變化的”,是會過去的。要引導自己直面自己的情緒,不隨意宣洩情緒,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

1.學會傾訴,向家人,朋友,自己傾訴

如果有不希望別人知道的煩惱影響情緒,可以把所有的煩惱、情緒寫在一張紙上,直面它,然後把它撕碎扔掉,煩惱也會隨扔掉的廢紙隨風而逝,心情會豁然開朗。

2.讀一讀中國古代具有禪意的詩,也會被詩人豁達的境界所感染,不良情緒會很快消散

每當遭遇不幸、心生怨氣的時候,讀讀蘇軾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是不是會被詩人曠達超脫的胸襟所感染從而怨氣煙消雲散呢?

當心緒煩亂的時候,讀讀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當感覺自己陷入絕境,山窮水盡的時候,讀讀王維的《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會體會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境界。

3.聽音樂,調呼吸

利用午休等閒暇時間放一些美好的音樂,如《火的戰車》、《you raise me up 》還有一些冥想靜心的輕音樂。這些音樂能夠驅散人們心情上的霧霾,治癒人心靈的疾病,使人燃起繼續前行的希望與動力。

圖片來源:nipic.com

三.規範行為

先秦《荀子·修身》中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光具備優秀的思維方式還不夠,還需要有積極的行動。改變自己不健康的行為方式為積極健康的行為方式,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從而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如當你由於天氣轉涼而想蜷縮在房間裡不願活動的時候,不如約三五好友結伴而行、登山遠眺;如當有個讓你頭疼的工作你想拖延不做的時候,不如你表現出對將要做的事很有興趣的樣子,花點時間開始做那件你一直逃避的事情,你會發現你會很想完成這件事情。要相信積極健康的行為會使你的心理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