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情緒與十二經絡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現代都市女性患子宮肌瘤、甲狀腺結節和乳腺結節的非常多。而且我們發現這類女性往往有個共同的特點:急性子、容易發怒、愛生悶氣。
這是為什麼呢?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從胃潰瘍、支氣管哮喘到老年癡呆症,各種疾病都與性格特徵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急躁易怒的人容易患原發性高血壓,爭強好勝的人容易出現消化道潰瘍,精神緊張的人容易患神經性皮炎,而患老年癡呆症的老人往往性格都比較孤僻。
中醫認為情緒與十二經絡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人有五臟六腑,加上心包絡,共十二臟器,即膽、肝、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人還有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黃帝內經》有言: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些負面情緒偶爾光顧,倒也無妨,若是經常上門,就會對相應臟器產生損害。每個臟器都有一條經絡,負面情緒過多,就會堵塞本臟器的經絡,出現相關疾病。
《靈樞·經脈》篇: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女子的子宮、乳房、甲狀腺部位都處於肝經的循行路線上。
中醫認為“怒傷肝”,生氣導致肝氣鬱結、肝膽不和,很多人生完氣後都會出現“兩肋疼痛和肝區疼痛”。 不只是生氣,只要我們有情緒被壓抑,體內就會產生一股濁氣。慢慢地,濁氣越來越多,就把正常的血流堵住了,形成淤血,最後變成腫塊。比如,當人遇到變故和矛盾,各種壓力聚在一起時,就會出現氣不順暢,老感覺開心不起來,這就是“肝氣不舒”,“肝堵住”了,學名稱為“肝氣鬱結”。肝氣不舒主要是巡行在身體兩側的肝膽經運行受阻。
在中醫看來,甲狀腺結節的發生與情志內傷和飲食及水土失宜、先天因素都有著密切關係。而長期的抑鬱,或者長期處於緊張、壓力中,是導致甲狀腺結節發病的主要原因。乳腺結節,《外科正宗》認為它的發病原因是“憂鬱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所願不得志者,致經絡痞澀,聚結成核”。子宮肌瘤形成的原因以氣血痰濕阻塞經脈,造成瘀結所致,發病因素以氣滯、血瘀、痰濕三種為主,而氣滯是造成子宮肌瘤產生的主因。
那麼,女性朋友如何預防和消除生氣帶來的不良後果,遠離子宮肌瘤、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呢?以下幾個建議,有助於調理肝經,消除由於不良情緒對人體產生的垃圾,進而改善、消除不良情緒。
1、生氣不要超過三分鐘。閉上眼睛,做深呼吸。吸氣時想像遠處的花香,同時肚子鼓起來,再從口中緩慢呼出,呼氣時發“噓”的音,但不要出聲,連續做六至九遍。
2、生氣時馬上喝一杯水。水能促進體內的游離脂肪酸排出,還可以減小它的毒性。
3、生氣後不妨按一下我們身體上的這些“消氣穴”:
(1)叩擊膻中穴
操作方法:雙手合十,用手掌根部叩擊膻中穴20-30次,然後深呼吸,吐出憋悶在胸中的鬱結之氣。
(2)疏肝經
操作方法:雙手從胸部循肝經向下捋100次,配合深呼吸。
(3)按摩太沖穴
操作方法:沿足背側第一、第二蹠骨間隙往上推,在兩骨頭結合處之前凹陷處即是太沖穴,按摩50-100次,配合深呼吸。
4、多吃些疏肝理氣、順氣解鬱的食物以緩解生氣帶來的傷害。
如佛手、玫瑰花、白蘿蔔、山楂、蓮藕、木瓜等。
5、中成藥“加味逍遙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常言道,“心病還須心藥醫”。要想解決病根,我們得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把碰到問題習慣向外看別人不足、找別人不是的思維方式扭轉過來,對別人多些善解與寬容,同時學會覺察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改掉急脾氣,做到“不生氣”,才是真正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