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戒》不僅成為班家女兒的家訓,也成為中華女性處世為人的教科書,歷史上培養了無數賢德的女性。

班昭是史學家班彪之女,“漢賦四大家”之一的班固、投筆從戎鎮守西域三十年的班超之妹,曹壽之妻。是東漢女史學家和文學家。
班昭家學淵源,德才兼備。14歲嫁給曹壽,但不幸青年守寡,其夫去世後,她謹守禮節,講究法度,孝敬公婆,養育子女。因班固著《漢書》未竟而亡,漢和帝詔令班昭續寫,班昭完成了《漢書》並積極推廣,還為當時的儒學大家講解《漢書》。班昭奉詔為後妃師,教導後宮嬪妃,被尊稱為“曹大家”,後又參與政事為國盡力,是中國歷史上的奇女子。
班昭著作有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諭、上疏、遺令等共十六篇,今僅存七篇,其中最著名的是《女戒》。班昭晚年,家中的女子們正當出嫁年齡,班昭擔心她們不懂婦女德行禮儀辱沒了宗族,因此作《女戒》七章用以教導家中的女子,論述女子的品德規範和如何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不料京城世家爭相傳抄,不久之後便風行全國各地。《女戒》後來成為上至後妃下至平民女子的立身處世的必讀之書。
班昭認為陰陽殊性,男女異行。而主婦作為一個家庭的核心成員,其德操言行對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有著莫大的影響,所以她在《女戒》中教導女子以謙順為德,要“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恰如老子所說的水之柔德。
《女戒》論述了女子應該如何處理好對丈夫、對公婆和對夫家弟妹的三大關係,稱為“三從”。對丈夫要相敬相愛,對公婆要盡心侍奉,對小叔小姑要友善,這樣才能使得家庭和睦、夫妻美滿。還提倡女子應該與男子一樣,懂得天地間的規律和人倫大義,應與男子受到同等的教育,這樣女子才能知禮數,懂道理,才有利於家庭和社會。
班昭提出女子必須具備的素質有“四行”又稱“四德”: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是說女子要有德行,但不要賣弄聰明,應清閒貞靜,動靜有法;女子說話要注意言辭、內容和時機,不說惡語和挑撥是非的話;女子的穿著打扮要乾淨得體,家中也要打掃的乾乾淨淨;女子要勤於家務,照顧好家人的生活。
總之,作為一家之主婦的責任在於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得家庭成員其樂融融,並且成為一家老少的精神核心。使老人能頤養天年,使子女得以養育和教導,同時又是丈夫的有力支持者。當家庭遇到危機時,還得有能力面對和處理危機。這是班昭《女戒》的“三從四德”,其內涵並非後人所曲解的那樣。

時光荏苒,現代女性似乎在各個方面都擁有了與男性同等的機會,女性在各方面的技能也不遜於男性,在各行各業中男女的差距在逐漸的縮小。有統計表明,中國人的勞動率是世界第一,尤其是中國婦女的勞動率,不僅排世界第一而且遠高於第二名。國人在自我陶醉於“中國人民勤勞勇敢”、“男女平等”和“婦女解放”時,有沒有反省一下,我們在拼命工作、創造經濟利益的同時失去了些什麼?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放棄休息、放棄家庭的溫馨,甚至放棄對子女的責任,當他們還是小小年紀時就被送去了寄讀學校,或被丟給了老人。缺乏家庭溫暖、父母之愛以及隔代教育對下一代產生的不良影響,也許當我們意識到時已為時晚矣;而空巢老人辛苦一輩子換來的是晚年的孤獨和悲涼。
哈佛大學進行了近80年的研究,發現了讓人幸福長壽的秘訣,其中關鍵的因素在於親密的人際關係、受教育程度和童年的經歷。現代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說明了古人所奉行的生活和精神準則正是使人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煉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人際關係不僅包括和朋友的關係,還包括和家人的關係。這些關係可以保護人們免受生活不如意的影響,有助於延緩衰老,並且比社會階層、智商、甚至基因更能預測一個人是否能長壽幸福。這一發現在研究參與者中得到了全面證實。瓦爾丁格教授還說,那些保持親密關係的人活得更長、更快樂,而孤獨的人往往更早去世。“孤獨是致命的”,“它和吸煙或酗酒一樣有殺傷力。” 
《女戒》的核心內容是論述女子如何搞好與丈夫、與長輩、與小叔小姑的關係,古語道:男主外,女主內。因為家庭的中心是主婦,過去女子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家庭中的人際關係。時至今日也是如此,不管在工作中和社會活動中有多少人際關係,家庭中的人際關係始終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部分。家庭是小社會,社會是大家庭。因此,深諳如何搞好家庭關係的法則的人,也就掌握了如何在社會上立足的方法。
    當今的社會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如今全民追求經濟效益,尤其是青壯年,因此出現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空巢兒童。他們離群索居,與孤獨為伴,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兒童的健康成長。班昭雖然青春喪偶,但撫養老人,養育孩子,維持在大家庭的人際關係與大家庭中的快樂氣氛,自己也生活在一個快樂的人際圈子中。所以班昭年逾古稀而逝,在平均壽命不長的古代是高夀的。
更好的教育能帶來更好的習慣和更健康的生活。威蘭特教授指出:“體育鍛煉、不酗酒、不抽煙、成熟的應對生活的起伏、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重和穩定的婚姻。對於住在城市的人來說,教育是另一個因素。與身體健康相關的教育元素是自理能力和毅力,而非智商和父母的收入。”
班昭提倡女子應該與男子一樣,受到同等的教育。班昭本人就是博覽群書,熟讀經典的。她認為女子讀書是為了修德行、懂道理,這樣才有利於家庭和社會,才能教導好子女。班昭才學昭著,但她主張女子應該收斂自己,不要隨便賣弄聰明。這樣才能與丈夫琴瑟和諧,不然動輒意見不合。班昭青年喪夫,但她一弱女子能讓家庭度過難關,足見她的堅強與智慧;而且她的教育也影響她的兒子與學生。她的學生鄧太后在和帝27歲突然駕崩時,臨危受命,面對主幼國危的局面使國家轉危為安。
哈佛大學的成果還表明,童年時期好的經歷比不好的經歷對人未來的發展影響更大。對於城市男性和哈佛精英來說,高收入的最佳預測因素不是其父母的社會階層,而是其母親是否讓他們感到被愛。可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班昭不僅是成功的職業女性;她更是一位好母親,她的兒子曹成被封為關內侯,官至齊相。自幼喪父的曹成能有所成就,與母親班昭的言傳身教和擁有一個和美的家庭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
現代社會許多家長將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尤其在宣揚個性解放的當今社會,女人越來越剛強,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搞得很疆,使孩子在這樣緊張的家庭氣氛中傷心、驚恐。這樣雖然擁有了豐富的物質,但恰恰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愛,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留下創傷而影響孩子的人生。班昭提倡女子應該柔順,理解和支持丈夫,老話說“自古溫柔勝剛強”, 這不是一味的曲從,而是用女性的溫柔和包容給家庭開創一個和睦的環境,給孩子充分的愛,使其能健康成長。
《女戒》不僅成為班家女兒的家訓,也成為中華女性處世為人的教科書,歷史上培養了無數賢德的女性。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因此,無論是對於家庭還是社會,女性都默默地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班昭正是中華女性中集高尚品德與卓越才學于一身的完美典範,《女戒》是她用生命寫就的至寶,在當今提倡“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下尤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