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戒》不仅成为班家女儿的家训,也成为中华女性处世为人的教科书,历史上培养了无数贤德的女性。

班昭是史学家班彪之女,“汉赋四大家”之一的班固、投笔从戎镇守西域三十年的班超之妹,曹寿之妻。是东汉女史学家和文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德才兼备。14岁嫁给曹寿,但不幸青年守寡,其夫去世后,她谨守礼节,讲究法度,孝敬公婆,养育子女。因班固著《汉书》未竟而亡,汉和帝诏令班昭续写,班昭完成了《汉书》并积极推广,还为当时的儒学大家讲解《汉书》。班昭奉诏为后妃师,教导后宫嫔妃,被尊称为“曹大家”,后又参与政事为国尽力,是中国历史上的奇女子。

班昭著作有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谕、上疏、遗令等共十六篇,今仅存七篇,其中最著名的是《女戒》。班昭晚年,家中的女子们正当出嫁年龄,班昭担心她们不懂妇女德行礼仪辱没了宗族,因此作《女戒》七章用以教导家中的女子,论述女子的品德规范和如何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不料京城世家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女戒》后来成为上至后妃下至平民女子的立身处世的必读之书。

班昭认为阴阳殊性,男女异行。而主妇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成员,其德操言行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有着莫大的影响,所以她在《女戒》中教导女子以谦顺为德,要“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恰如老子所说的水之柔德。

《女戒》论述了女子应该如何处理好对丈夫、对公婆和对夫家弟妹的三大关系,称为“三从”。对丈夫要相敬相爱,对公婆要尽心侍奉,对小叔小姑要友善,这样才能使得家庭和睦、夫妻美满。还提倡女子应该与男子一样,懂得天地间的规律和人伦大义,应与男子受到同等的教育,这样女子才能知礼数,懂道理,才有利于家庭和社会。

班昭提出女子必须具备的素质有“四行”又称“四德”: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是说女子要有德行,但不要卖弄聪明,应清闲贞静,动静有法;女子说话要注意言辞、内容和时机,不说恶语和挑拨是非的话;女子的穿着打扮要干净得体,家中也要打扫的干干净净;女子要勤于家务,照顾好家人的生活。

总之,作为一家之主妇的责任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得家庭成员其乐融融,并且成为一家老少的精神核心。使老人能颐养天年,使子女得以养育和教导,同时又是丈夫的有力支持者。当家庭遇到危机时,还得有能力面对和处理危机。这是班昭《女戒》的“三从四德”,其内涵并非后人所曲解的那样。

时光荏苒,现代女性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拥有了与男性同等的机会,女性在各方面的技能也不逊于男性,在各行各业中男女的差距在逐渐的缩小。有统计表明,中国人的劳动率是世界第一,尤其是中国妇女的劳动率,不仅排世界第一而且远高于第二名。国人在自我陶醉于“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时,有没有反省一下,我们在拼命工作、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失去了些什么?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休息、放弃家庭的温馨,甚至放弃对子女的责任,当他们还是小小年纪时就被送去了寄读学校,或被丢给了老人。缺乏家庭温暖、父母之爱以及隔代教育对下一代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许当我们意识到时已为时晚矣;而空巢老人辛苦一辈子换来的是晚年的孤独和悲凉。
哈佛大学进行了近80年的研究,发现了让人幸福长寿的秘诀,其中关键的因素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受教育程度和童年的经历。现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说明了古人所奉行的生活和精神准则正是使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人际关系不仅包括和朋友的关系,还包括和家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保护人们免受生活不如意的影响,有助于延缓衰老,并且比社会阶层、智商、甚至基因更能预测一个人是否能长寿幸福。这一发现在研究参与者中得到了全面证实。瓦尔丁格教授还说,那些保持亲密关系的人活得更长、更快乐,而孤独的人往往更早去世。“孤独是致命的”,“它和吸烟或酗酒一样有杀伤力。” 
《女戒》的核心内容是论述女子如何搞好与丈夫、与长辈、与小叔小姑的关系,古语道:男主外,女主内。因为家庭的中心是主妇,过去女子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时至今日也是如此,不管在工作中和社会活动中有多少人际关系,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始终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部分。家庭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家庭。因此,深谙如何搞好家庭关系的法则的人,也就掌握了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方法。
    当今的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如今全民追求经济效益,尤其是青壮年,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空巢儿童。他们离群索居,与孤独为伴,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儿童的健康成长。班昭虽然青春丧偶,但抚养老人,养育孩子,维持在大家庭的人际关系与大家庭中的快乐气氛,自己也生活在一个快乐的人际圈子中。所以班昭年逾古稀而逝,在平均寿命不长的古代是高寿的。
更好的教育能带来更好的习惯和更健康的生活。威兰特教授指出:“体育锻炼、不酗酒、不抽烟、成熟的应对生活的起伏、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重和稳定的婚姻。对于住在城市的人来说,教育是另一个因素。与身体健康相关的教育元素是自理能力和毅力,而非智商和父母的收入。”
班昭提倡女子应该与男子一样,受到同等的教育。班昭本人就是博览群书,熟读经典的。她认为女子读书是为了修德行、懂道理,这样才有利于家庭和社会,才能教导好子女。班昭才学昭著,但她主张女子应该收敛自己,不要随便卖弄聪明。这样才能与丈夫琴瑟和谐,不然动辄意见不合。班昭青年丧夫,但她一弱女子能让家庭度过难关,足见她的坚强与智慧;而且她的教育也影响她的儿子与学生。她的学生邓太后在和帝27岁突然驾崩时,临危受命,面对主幼国危的局面使国家转危为安。
哈佛大学的成果还表明,童年时期好的经历比不好的经历对人未来的发展影响更大。对于城市男性和哈佛精英来说,高收入的最佳预测因素不是其父母的社会阶层,而是其母亲是否让他们感到被爱。可见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班昭不仅是成功的职业女性;她更是一位好母亲,她的儿子曹成被封为关内侯,官至齐相。自幼丧父的曹成能有所成就,与母亲班昭的言传身教和拥有一个和美的家庭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现代社会许多家长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尤其在宣扬个性解放的当今社会,女人越来越刚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搞得很疆,使孩子在这样紧张的家庭气氛中伤心、惊恐。这样虽然拥有了丰富的物质,但恰恰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创伤而影响孩子的人生。班昭提倡女子应该柔顺,理解和支持丈夫,老话说“自古温柔胜刚强”, 这不是一味的曲从,而是用女性的温柔和包容给家庭开创一个和睦的环境,给孩子充分的爱,使其能健康成长。
《女戒》不仅成为班家女儿的家训,也成为中华女性处世为人的教科书,历史上培养了无数贤德的女性。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因此,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社会,女性都默默地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班昭正是中华女性中集高尚品德与卓越才学于一身的完美典范,《女戒》是她用生命写就的至宝,在当今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尤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