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有一個小我三歲的妹妹,記得小時候父母單位下班後經常進行政治學習回家很晚,於是我自然就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那個時候物質缺乏,雖然父母是雙職工溫飽不成問題,但肉、蛋、水果之類的好吃的卻很少吃到,因此每次家裡有點好吃的一般都先緊著妹妹挑,剩下的才是我的。但對“美食”的渴望使我終於忍不住抱怨了。我至今仍記得當時和父親的一段對話:

我:爸爸,我對您和媽媽有意見。
父:哦,(微笑)我閨女對我有意見了,是什麼意見啊?說來聽聽。

我:我家務活比妹妹幹的多,她幾乎不幹家務,可每次有好吃的卻總是讓她先挑,為什麼我是姐姐就要讓著妹妹呢?當姐姐一點都不好,還是當妹妹好。父:噢,(微笑)你覺得當姐姐不好,當妹妹好,是嗎?

我:是的,不但是我們家,其他小朋友家也是這樣,有什麼好的都先緊著小的,當老大就是不好。父:哦,你認為咱家有什麼好的也都先緊著你妹妹了,是嗎?

我:是的,比如剛才分鹹鴨蛋,那個蛋黃大的半個就給她挑走了,我吃的是蛋黃小的那半個。父:(大笑)你的意思是說,咱家有什麼好的都先緊著你妹妹了,那爸爸媽媽買來的所有新衣服也都是先緊著你妹妹穿了,是吧?

我:這倒不是,每次買來的新衣服都是我先穿,因為我是老大,我個子高,等我穿小了才給妹妹接著穿。父:你剛才說當老大不好,有什麼好的都先緊著小的,現在又說爸爸媽媽買來的新衣服都是你先穿妹妹後穿,你的話可是有點前後點矛盾喲?(父親笑)

我:這個……。父:現在你覺得是當老大好呢,還是當老小好呢?

我:有好,也有不好。在穿新衣服這件事情上,當老大比較好;可是在吃好吃的方面還是當老小比較好。父:(父親大笑)我閨女真不錯,知道全面看問題了。爸爸還想問問你,如果你是妹妹,看著每次買來的新衣服都先給姐姐穿,自己總是穿姐姐剩下來的衣服又會怎麼想呢?

我:這個……。

父:(父親微笑著拍拍我的頭)閨女啊,你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會滿足你的心願,當不符合你心意的事情發生時你要多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而不是馬上就抱怨或不高興……。

圖片來源:網路媒體

這件事過去之後,我和妹妹都發現爸爸分咸鴨蛋的水準越來越高,一刀切下去雖然蛋白的大小有點差異,但是蛋黃的大小幾乎一模一樣。出於好奇,我有一次偷偷躲在邊上看父親到底是怎麼分的鹹鴨蛋,只見他在切鴨蛋之前先拿著鴨蛋對著太陽看半天,轉來轉去的,還用刀輕輕在鴨蛋上劃一下,之後再把鴨蛋放在案板上沿剛才劃過的刀痕切下去,就這樣幾乎一模一樣的兩半出現在我和妹妹面前。可以想像我當時是多麼的驚奇,同時我心裡也感到非常溫暖,我知道父親的“絕技”是為我而練,此時我才真正發自內心的反思自己此前的言行,可以說這是我記憶中第一次主動反思。 

許多年過去了,我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女兒,但每當想起這件事時我都會感到很溫暖,它讓我感受到父母對兒女那種細膩的愛,它讓我體會到在調和子女間關係的問題上,父母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當年父親不是一味的按照通常的倫理要求來強迫我必須如何去做,沒有強迫我必須把最好的東西分給妹妹,而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儘量做到公平分配“美食”,同時還抓住時機正向的引導我從積極的一面看待問題,讓我意識到自己只關注了自我感覺“失去”的部分,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忽視了已經擁有的美好。

我的童年就是在這樣充滿了愛與溫馨的環境裡度過的,過程中我懂得了善良與感恩,學會了反思與自省,我要把父親的“絕技”學到手,再把它傳授給我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