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理解勇氣與擔當的?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知識份子家庭,父母都是工程師,儘管文革期間父母因家庭出身問題受到了一些衝擊,但由於我當時年紀很小,所以記憶中的童年與少年生活還是非常快樂的,可以說我是在一個充滿愛與溫馨的環境裡,在嚴格但不嚴厲,民主但不溺愛的家庭教養方式下長大的。現在回憶起來,那件對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的一件事是我上初三那一年發生的。
記得那年冬天的一個下午,我正在教室裡上課,班主任老師把我叫出了教室,說我父母所在研究所的領導打給學校的電話裡說我母親發生了工傷,正在醫院搶救,讓我儘快回家。聽到這個消息,我腦子一片空白,整個人呆在那裡,說不出話,四肢都好像不聽使喚了。
後來我瞭解到母親那天是把在研究室裡畫好的圖紙送往生產車間的路上,看見一條緊繃的鋼筋直冒火星,她預感這條鋼筋要繃斷,於是趕忙讓正在周圍玩耍的四、五個小朋友離開,當她剛剛把孩子們轟開,自己還沒來得急躲閃的當口,鋼筋突然繃斷了,巨大的衝擊力把廠房旁邊的圍牆砸了個大窟窿,鋼筋在反彈過程中擦到了母親的頭部,造成母親嚴重的腦挫傷。按照當時醫生的話講我母親的傷勢很重,很有可能搶救不過來,即使被搶救過來可能也會成“傻子”。然而,母親的生命力是如此頑強,她不但被搶救了過來,而且也沒有變“傻”,但卻留下了一些後遺症如頭痛、眩暈、健忘、耳鳴等等。出院後母親極度虛弱,需要長時間護理和調養,研究所領導特批我父親半年的假,在家專門照顧母親。我也經過學校的特批不必住在學校,可以天天回家照顧母親。就這樣母親在家人的精心照顧及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下,身體一點點的康復起來。
記得當時最讓我難以釋懷的是那幾個被救的小孩,他們居然沒有一個人告訴自己的父母,至今我都不知道母親當年救的那幾個小孩是誰。我當時曾向父母親提出要好好查查那幾個沒良心的小孩到底是誰,因為我認為母親救了他們的命,他們就應該感恩,至少應該告訴自己的父母前來慰問一下才對。我的提議被父母拒絕了,母親說“那幾個孩子年紀都很小,發生了那麼大的事情一定給他們嚇壞了,怕責罰不敢告訴家長也是正常的,而且我救他們也不是為了要讓他們日後感恩報答的”。母親甚至還時常開玩笑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由此我體會到母親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包容豁達的背後其實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責任與擔當。
可以說父母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為人處事的態度與方式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多年來我也一直以父母為榜樣去生活和工作。現在我的家庭生活很幸福,單位的領導非常認可我信任我,同事們也都願意與我合作共事。
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使我體會到做一個好人其實也是挺不容易的,善良、包容、豁達、勇敢、責任、擔當,這些詞並不是輕飄飄放在嘴上說說的概念,那是需要身體力行落到實處去做,而且要盡力做到的一種生命的自我挑戰與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