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山居秋暝》,展現出詩人恬淡自然的理想境界。
王维《山居秋暝》原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青年才子,三十歲狀元及第。他一生參禪悟道,精通詩書、繪畫,音樂。以詩名盛於唐朝開元、天寶年間。是山水田園派的代表性人物,與孟浩然合稱“王孟”,並有“詩佛”之稱。王維的書畫更是技高一籌,後人又稱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曾經評價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山居秋暝》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篇的代表性作品。此詩主要描述他當時隱居在鐘南山的輞川別墅,雨後黃昏的景色。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空山”不空,繁盛的山林,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猶如世外桃源,空氣清新,雨後自然。美妙之景,可想而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皎潔的月光,在青松間閃動。石上清泉,涓涓細流。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怡然自得。“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天真無邪的少女洗完衣服歸來了,撐著小舟,撥動蓮葉,歡聲笑語中滿載而歸。展現了這裏的人們勤勞善良,生活安逸,表現出作者對淳樸生活的嚮往。置身於空山,明月,清泉,青松,蓮池之中。神思超然於世俗的紛擾,此刻正是王維心中所嚮往的地方。“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也就順理成章了。詩人寓情於景,言志與字裏行間,著實別有一番滋味。
讀罷此詩,一幅唯美的畫卷展露出作者志趣高潔的人生追求。青年得意的王維,在歷經了官場失意,愛妻亡故,國家戰亂後等一系列事件以後,越發看透人生世事無常,功名利祿過眼雲煙。就像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所雲:“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心思克純,唯有簡單,自然,恬淡的生活方能不失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