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會經歷大大小小的考試,明確考試的意義比考試本身更具價值。

圖片來源:pixabay

一早兒,要送兒子上培訓班,兒子一臉不情願的樣子,嘴裡不斷地嘟囔著:“我不去上課,我不去上課…”

我關切的問:“怎麼啦,為啥呀,前幾天你不是高高興興的去了嗎?”

兒子沒有解釋原因,還是哼唧著不去上課。

姥爺過來說:“昨天新學的課程有些難,你是不是因為在姥爺的幫助下才做完,心理產生了畏難情緒呀!”

兒子“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忽然想起每次新課之前,老師都要測試前一課孩子們的掌握情況,昨天由於下班晚了,就沒有關注孩子的作業情況,兒子由於在做作業中遭受了打擊,害怕自己考不好,才遲遲不肯去上課呢?

我輕聲的問兒子:“今天有考試吧?”

兒子抽泣著說:“我怕考不好,爸爸媽媽會批評我,同學們會嘲笑我……”

我扶著兒子的肩,看著兒子,誠懇的說:“兒子,你希望自己考好,說明你是個特別有上進心的好孩子,你的心情我特能理解,媽媽小時候考試前也很緊張呢!其實不只是你、我,人們在面對壓力的時候,都會自然的產生一種思想認為這個事情做不好,並繼續聯想出做不好的種種後果,並被這個思想帶動著產生一種應對方式,就是逃避。不過有的人能察覺不被這個思想帶動,有的人察覺不了,你看你就察覺到了,現在我們要做到不被它帶動,你今天試一試,拿到試卷什麼其它都不想,就想這個題的解題思路是什麼?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兒子繼續問:“那考不好您會批評我嗎?”

我笑著說:“媽媽怎麼會批評你呢?媽媽是老師,最清楚考試的目的不是考個好成績,是檢測和診斷這部分的知識是否掌握了,還有沒有漏洞,如果有錯題,不恰好是給你一個找到漏洞的好機會嗎?”

兒子點了點頭半信半疑的去上課了。

放學歸來,兒子拿著試卷給我看,錯了多一半,我笑著問:“之前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嗎?看到卷子有什麼想法…”

兒子說:“沒有發生,大多數同學都有錯,沒有同學笑話我,我想看看我為什麼錯了”

我點點頭:“真棒!你講講這幾個題的解題思路,你當時怎麼想的?我們一起分析分析”

通過分析發現,有一個題目是解題的思路有跳步兩個題目看錯了問題。我們又一起整理了思路,又鞏固了兩道題,兒子都作對了,開心的叫道:“原來這個問題沒有這麼難啊!”

我也開心的說:“是啊,沒有什麼是用心思考和認真練習解決不了的問題!”

後來的幾天,我都會讓兒子當我的老師,把新學的內容給講給我聽,兒子講的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自信,後來的幾次考試也大多數都全對,雖然少數有錯,也會通過改錯發現問題,再次鞏固。

其實今後無論是學校的考試,還是人生的考試兒子和我都會不止一次的面對,希望我們有勇氣面對每一次考試,有智慧去解決每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