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是人們的美好願望,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呢?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因此中國人在給老人祝壽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祝您老人家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以前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希望人的福氣像東海一樣浩大,壽命如終南山那般長久。直到前幾天參加了鄰居李婆婆的九十歲生日聚會,一位前來祝壽的朋友在稱讚李婆婆時所說的話讓我對這句耳熟能詳的祝壽語又有了新的理解。
那位朋友在談到他對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的理解時他說:“福,其實就是德,福如東海長流水就是說你的德行要像流水一樣不斷流動。我們每天的生活實際上就是德行在流動,每一天的善行都是在積德。人們常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其實恰恰就是要讓我們從點點滴滴上,從細細微微之處去積德行善,就如同東海的流水一樣,讓福德總是圍繞著你。每天無論大事小情,如果你都能主動去積德、去行善,並把這種行善作為你日常生活當中的一種習慣,那你就一定會是一個有福的人。如果你能做到持之以恆,守住你的福德,守住你的德行,並達到永恆的程度,就像那南山上的不老松那樣,無論經歷怎樣的酷暑嚴寒、風吹雨打都能傲然屹立。如果你真能做到的話,那你就一定會長壽。”
聽了這位朋友的一席話,我體會到要想使自己長壽有福氣其實做起來也並不太難,只要你注意在日常生活當中,在一點一滴當中去積德行善就可以給自己添福添壽。但是,說不難也並非易事,這需要你不斷的在細微之處去做到、去保持,需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才行。也就是說,要把積德行善的重點放在“積”字上和“行”字上。積與行的過程就像是水波流動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像流水一樣持續不斷的去做善事。這才是真正的積德行善。
我的鄰居李婆婆就是這樣一位積德行善的長者,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當你走在路上,看到別人有難的時候你就伸出一隻手幫他一下,幫助別人也是在種自己的福田。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種下善的種子,就會結出善的果實。等到善果成熟的時候,老天爺就會給你降下福氣和福報的。我們每做一件善事都能給自己增加一份福報,同時也能把福氣帶給別人”。她說這是她小的時候她的外婆和母親常對她說的話。人們常說哪怕記住一句古聖先賢之言都可以傳家,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易傳·文言傳·坤文言》中的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其實一句普普通通、樸實無華的話語同樣也可以傳家,李婆婆常說的這句話不就是她們家族德行的一種承傳嗎。記得李婆婆曾跟我說,她的外婆和母親都是高夀,她的老母親是102歲才走的。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大家常說的德大的人長壽,德小的人短壽吧。
我慶倖自己能跟李婆婆這樣一位有德行的長者做鄰居,慶倖在她老人家的生日聚會上能有幸聽到對“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這句話的新詮釋。在此分享給大家,願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沉浸在善言善行之中,守住自己的幸福,守住自己的福德。願大家都能“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