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考慮問題時要多想想,多問問,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原因和可能性,這樣思考問題也會更加周全。
今天下午公司的新專案培訓完以後,我們小組裡面的同事回到了工位上一起聊了聊剛才講的內容。這時候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女同事突然轉臉對我說一句:“哎呀,最近身體有點不舒服,也不知道怎麼了,聞什麼東西都覺得味道有些異樣,你看我這今年夏天買的玫瑰花茶,聞著就是有點兒怪怪的味道,我不想喝了。想把它給扔掉。”說著就把這玫瑰花茶扔到了垃圾桶裡。”話音剛落,我緊接著說:“咦,這不是你前兩個月剛買的花茶麼,當時還給我們說味道不錯,口感也好,包裝也很嚴實,怎麼會有怪怪的味道呢?”但是這個女同事堅持說:“我就是聞著它裡面有一些怪怪的味道,所以我就把它扔掉了。”
“要不你拿過來給我聞聞”我說到,當時她有點不耐煩的從垃圾桶裡撿起來遞給我,並且還是重複剛才的話。我接過這個玫瑰花茶的袋子打開後聞了聞,並沒有什麼異味啊,而且還有股清香的味道。同時也讓我旁邊的同事聞了聞,也都感覺沒有異味啊,而且看起來還是那麼新鮮的花茶。然後我對她說:“這沒有啥異味啊,丟掉了多浪費啊,多可惜呀,”前面這個女同事說到:“算了我不想喝了”,並且把頭扭過去了。她說這話的同時我心裡就琢磨著:“這姑娘怎麼這樣浪費啊,多好的玫瑰花茶,真是不懂的珍惜”。恰巧我旁邊的同事也說了一句:“就這麼丟掉了也太浪費了啊。”後來我對她說:“這樣吧,你把它送給我吧,我覺得這個茶還可以喝”,她轉頭說了一句:“那給你喝吧”。
本來還想再和她交流兩句,因為還在上班的時間想了想暫時還是不說了。不過與此同時思想中也冒出了一個場景:曾經看到這個姑娘扔掉看起來還能用的東西的畫面,這時候又生出“這個姑娘太浪費東西了”的想法。不過轉念又一想:“不能這樣隨便的去評價別人”。想到自己還是有責任和她說一下這個事情,不過也得採用一個適當的方法。想著之前正好看到過一篇《委屈》的公眾號文章,講的內容還是非常貼切剛才遇到的情況,尤其提到的這個:“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朱子家訓》就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找到這篇文章後就發給了我前面的女同事,並且還複製了一些文字發給她。過了一段時間,她給我回復了:“有道理”三個字,而且還加上了一個贊的手勢。而後我也給她回復了一個笑臉。
之後我又打開袋子聞了聞裡面的玫瑰花茶,撲鼻的清香也讓自己回想到剛才和同事對話時出現的問題:尤其是在聽到她說的話以及看到她的行為,瞬間就用了自己的主觀感受去評價對方,甚至沒有考慮到同事說了最近身體有些不舒服,也沒去問問她有沒有其他的原因,也許有可能因為身體的情況導致了聞出異樣的味道。通過這件事情也提醒了自己在以後的做事中不能盲從下斷言,考慮問題時要多想想,多問問,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原因和可能性,這樣思考也會更加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