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有趣的灵魂,感受生命的美好。
周末下午从朋友家拜访出来,坐地铁回家。排队等车进站的时候,站在我前边的一个小姑娘怀里抱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大本画册和一些图书,只听她跟身旁的老人说“外婆,下次来您一定记得再给我买两本菜谱哟。”
“好的,你回家先把今天买的这几本书看完,如果你学会做里面的20道菜,外婆下次一定再给你买。”
“好的,没问题。”
听着祖孙俩的对话,我不由得好奇起来,那小姑娘看起来也就五、六岁的样子,难道她还是一位“小厨娘”吗?正当我好奇着想上前聊两句的时候,车进站了。
车厢里人虽然不多,但座位却都坐满了。此时一位正在闭目养神的年轻女孩睁开了有些睡眼惺忪的眼睛,当看到站在她面前的祖孙俩时,她马上站起身并轻声朝老人说道“您坐这儿吧。”
“没事的,你坐吧,我刚才在书店里坐半天了,一点也不累,谢谢你啊小姑娘。”老人微笑着说。
“还是您坐吧,要不然就让这位小妹妹坐吧,她抱着这么多书。”那位年轻姑娘坚持着说。
“没事的,她刚才在书店里也坐半天了,这些书可以放到地上。看你好像很疲乏的样子,还是你坐吧,你们年轻人也不容易。”
“大姐姐,还是你坐吧,外婆说公共汽车和地铁里的空位子要让给最需要的人坐。”
“谢谢你,小妹妹,你的书我帮你拿吧,我再坐两站就到了。”
“好的,谢谢你,大姐姐。”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那位小姑娘从外婆那里学到的是空座位不一定非要给某类人坐,而是谁更需要就给谁坐。这使我不由得对这祖孙俩更加好奇起来。
年轻姑娘下车的那站一下子走了不少乘客,不但祖孙俩有了座位,我也挨着小姑娘坐了下来。
此时我微笑着问小姑娘,“刚才阿姨听到你今天买了几本做菜的书,阿姨很好奇,你真的会做菜吗?”
“那当然,我已经会做十几个菜啦。”小姑娘骄傲的回答说。
“是吗?你已经会做十几个菜啦,你真厉害啊。”
此时老人接话道“我外孙女四岁就已经会做番茄炒蛋了,她妈妈给她买了一套迷你小厨具,真的能煮饭、炒菜的那种。”
“我已经跟班里的几个小朋友说好了,下周六他们来我家玩,我给他们做饭吃。”小姑娘抢着说。
“哎呀,你都能给小朋友做饭吃啦,好棒啊!”
“是啊,她最喜欢做饭招待小朋友了,我们小区里跟她年龄相仿的好多小朋友都吃过她做的饭呢。”外婆眼里充满着慈爱。
“哦,原来你还是一位热心的社交小达人呐。”我笑着对小姑娘说。
“孩子既然喜欢,我们做长辈的都会尽量支持,让孩子在玩中,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我们传统的饮食文化,同时过程中也能让她得到锻炼,培养她的社交能力,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他人相处……。”老人侃侃而谈,我和其他乘客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外婆,咱们到站啦,阿姨再见!”
“哎呀,你看我,光顾说话了,要不是我外孙女提醒可要坐过站啦。哈哈哈……”
看着祖孙俩离开的背影,我不由得心生感慨,尽管在地铁里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素不相识的乘客从你眼前匆匆而过,但只要留意,你一定会遇到看似普通平凡却又拥有不凡人生经历与生命故事的人们,就如同那位年轻的姑娘和那对有趣的祖孙俩一样,我从她们身上不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善良,也感受到了爱在生命之间的流转与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