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补交作业的经历吗?你对迟交作业这个事儿怎么看?
今天在学习《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过程中,我想起了昨天刚刚发生的一件事情,使我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明德”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和感悟。
昨天下午一位负责心理学课程辅导的老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请我去心理学培训的大群里给一位学员的作业做一个见证,我欣然应允。可是当我进入到大群里时,却发现那位学员的作业不是本周的作业,而是两个多月前的作业,当时我脑子里瞬间就冒出一个想法“哎,这个作业不是很早以前的作业吗?这位学员不是晚交作业了吗?这份作业等于是她补交的作业呀。”这个想法出来后我当时并没有觉察,只是想既然已经打开了这位学员的作业,那就先看看她都写了些什么。看完了以后,我觉得还是挺有收获和感触的,于是我就写了一个感想作为见证发到了群里。虽然我给那位学员的作业做了见证,从中也有一些体会和感受,但是对这件事背后的意义并不是很明确。
今天我又重新进入大群里回看了昨天群里其他老师的见证内容,看到有位老师在群里对这位学员表示感谢,感谢她给大家提供了一次重温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的绝好机会。而那位学员在看到这位老师所做的见证后回应道“一件惭愧得不行的迟交作业事情,在老师一双发现的眼睛里,照见了自己没看到的美好意义。我也从惭愧到决心抓紧补作业,用心写,乘此机会梳理老师所讲的精髓。”刚才在学习了《大学》之后,我体会到昨天老师们在大群里给学员的作业做见证,其实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就是善的表现,老师们智慧的将一件大家通常都认为的坏事变成了好事,让那位学员从最初觉得迟交作业的羞耻感变成了之后的一种担当感,也让大家看到了原来这件看似不好的事情背后藏着一个正向的价值观。
反思自己平时总想着遇到问题能够反认识,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的去看待问题,可是一到事情来了,却不能真正的瞬间做到反认识,不能觉察到即使你认为再不好的事情背后都有它的积极意义,没有看到这件事情它背后那种正向的价值观,没有看到这个人、这件事、他说的话、他做的事对你的那种提醒,反而常常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这样就不能做到在生活中去“明”他人之“德”。现在我体会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时觉察自己,要不断训练自己用“明德”的眼睛去看待周围的人事物,把这双慧眼给练出来,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