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一个怎样看待事物的人呢?

今天女儿下班回家,高兴的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水晶奖杯,她告诉我说她在公司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单位领导不仅颁发给她这枚奖杯,还发给了她一千元的购书卡。

图片来源:北京德亨研究院

听着女儿兴奋的向我讲述比赛的过程,以及赛后部门领导和同事们对她的夸奖和鼓励,我故意打趣的对她说:“不对呀,你之前不是说你部门的领导总是对你这位新员工挑剔吗?无论你觉得自己做的多好,领导总能挑出毛病来吗?而且还让你随时当临时的替补队员,部门里的几个岗位你几乎都做过了,就差部门领导岗没干过啦。”

女儿听后不好意思地说:“老妈,您就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啦,我知道之前是我误解领导了,表面上看好像是领导老对我的工作不够满意,实际上是希望我尽快了解部门情况,尽快胜任本职工作,并对部门其他相关岗位的工作也能尽量熟悉。这次我去参加公司演讲比赛还是我们领导推荐的呢。”

女儿的一席话不禁让我想起了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个短视频,视频中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大爷讲述了他早晨出门吃早点,在回家路上发生的事情。那位大爷在视频中说:

我今天早上出去吃早点,回来的路上看见路边有几个卖菜的,我心想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买回来点儿。我走到第一个摊位前一看这黄瓜挺好的,我就问:“老板,这黄瓜怎么卖啊?”他说:“不卖”。我说:“你摆摊不就是为卖的吗?”他说:“时间不到,不卖”。我想大早上的,我也不跟你这儿置气,我上那边买去。

走到第二个摊位,我就问“这黄瓜怎么卖的呀?”他说“一斤60”,我一听,心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这人都病了吗?不买了,我走,去别的摊位买。

走到第三个摊位,摆摊的是一个小朋友。我说:“这黄瓜怎么卖的呀?”小朋友说:“两块钱一斤”。我说:“你怎么没上学呀?”他说:“放假了”。我说:“放假了也应该在家复习功课,写暑假作业,你怎么出来摆摊来啦?”他说:“我想给我奶奶买一个生日蛋糕。”我说:“你怎么不跟你爸你妈要钱啊?”他说:“他们都在外边打工,给人家盖房子,挣钱也挺不容易的。”我一听,我就对孩子说:“你把菜全给我包起来,我全要了”。然后我给了他一百块钱。他说:“大爷您有零钱吗?我没有钱找给您。”我说:“我不要了,剩下的钱就当作给你的奖励,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踏踏实实做人,不要像他们一样。我用手指了一下刚才的那两个人。”他说:“大爷,您误会他们了,他们每天都是等我卖完了才开始卖。” 我一听,不由得回过头去看刚才的那二位,这时他们也正在看我……

此时屏幕中的老大爷不再说话,他轻轻的摘下了老花镜,用手擦了擦他湿润的眼睛。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听了女儿的一席话,特别是想起老大爷讲述的买菜经历,我很受触动。由此我体会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即使我们感觉自己亲眼看到或亲身体验到了某些事情,我们也不能轻易的对此妄下判断,因为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只看到了所谓消极的那一面,却没有看到它积极的一面,没有看到它背后的那个积极意义,而这个积极意义才是这件事情发生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