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王不仅治国有道,而且教子有方。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他为勉励子孙不忘祖业之艰难,遂作文章以留传,使之遵奉不迨,世称《钱氏家训》。
在《吴越国王钱镠的故事》一文中,向大家介绍了钱镠王一生的事迹。他虽为帝王,却能严以律己、励精图治。不仅治国有道,而且教子有方。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他为勉励子孙不忘祖业之艰难,遂作文章以留传,使之遵奉不迨,世称《钱氏家训》。家训以注释分为: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国家篇。时至今日,此家训仍堪称教育典范。
《钱氏家训》个人篇原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钱镠王从小熟读经典,博览群书。其深知正心诚意为做人之根本,所以在家训开篇即言:“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他明示子孙做人所必备的准则,心生敬畏,要行圣人之道。闻过则喜,在反省自己过失的同时,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心存仁厚,以正念的思维方式来面对所经历的一切,不可生怨怼之心。才能在困苦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更是让后辈读书明理并实践,以培养自身的福德,才能逐渐的驱除恶习,回归正道,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就像儒家经典——《论语》中记载“颜渊问仁”一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回答孔子“自己虽然不聪明,但是一定遵照老师说的话去做”。
钱镠王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由于他长期生活在混乱动荡的环境里,养成了一种保持警惕的习惯。他夜里睡觉,为了不让自己睡得太熟,用一段滚圆的木头做枕头,叫做“警枕”,倦了就斜靠着它休息;如果睡熟了,头从枕上滑下,人也惊醒过来了。为了防范侍卫夜间贪睡失职,钱镠还常向城墙之外发射弹丸,以期他们提高警惕。此外,钱镠还在卧室里放了一个盛着粉的盘子,夜里想起什么事,就立刻起来在粉盘上记下来,免得白天忘记。 钱镠睡警枕的故事,在流传中竟演化为整宿不睡觉,以致得了“不睡龙”的绰号。后晋年间,契丹使团出使中原。一个判官曾问负责接待的近侍李泳:“吴越的钱镠怎么样了,还是整宿不睡吗?”他见李泳不解,便解释道:“我曾听五台山王子大师说,‘浙中不睡龙,今已归矣!’我就想确证一下。”其实,钱镠这时早已逝世,只是由于消息闭塞,契丹人尚不知道。
在生活中钱镠喜欢吃鱼,曾命西湖渔民每日都要向王府缴纳数斤鱼,名曰“使宅鱼”。他的一位朋友罗隐知道后,借为钱镠的《蟠溪垂钓图》题诗的机会,作诗道:“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何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他的意思是说如果姜太公来到西湖垂钓,也得每天给钱镠送鱼,这显然是在讽谏钱镠。钱镠不但不怒,反而下令取消了“使宅鱼”。后梁建立后,进拜钱镠为吴越王,并征召罗隐为谏议大夫。罗隐拒不应召,并劝说钱镠起兵伐梁,道:“大王乃是唐朝之臣,理应进兵北伐,纵然不能成功,也可退保两浙,自立为帝。绝不能向贼梁称臣,遗羞千古。”钱镠虽没有采纳罗隐之言,但却对他更加敬重。
钱镠王一生严以律己,坚持不懈,其言行深受后辈敬仰。名门出望族。一千多年以来,钱王后人恪守祖训。历代人才济济,造福天下。比如大清名臣钱陈群,他是钱镠王的第二十六世孙,浙江海盐钱氏家族的后人。
钱陈群是清康熙六十年的进士(二甲六名),雍正年间任职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督学顺天府等职。乾隆年间,他又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太子太傅、刑部尚书。钱陈群才学很好,从雍正年间开始,多次出任乡试主考官,担任大清会典副总纂官、经筵讲官等职。尽管钱陈群是皇帝的宠臣,然而他却一点也没有骄横的表现。他安分守己,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谨慎、公正。在他担任刑部副职的十年中,对所有的案件都十分重视。在审理犯人的时候,遇到和自己政见不同的罪臣,他也能戒除成见,详细勘察,反复甄别,防止出现冤狱。除此之外,钱陈群对朝政、时局也是相当关心。他关注朝廷的每一个政策方针,体察社会时弊,经常就这些问题向皇帝奏明。他的建议妥当,经常被采纳。比如开办学堂,广种植树,谷物价格等,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
他官位虽高,可是却两袖清风,家人在他的影响之下也是很懂得“安分守己”。乾隆十七年,钱陈群告老还乡。回到嘉兴后,一家就和母亲同住在天官牌楼的租房内。由于家里人多,开销比较大,再加上钱陈群为官时十分清廉,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一次,浙江巡抚汪由敦受乾隆皇帝嘱托,去嘉兴探视钱陈群,看到这样的情况十分感动,就将这件事上奏,皇帝立刻下旨给与钱陈群“按正一品食全俸”的待遇,这样他一家人的生活才得到了改善。
钱陈群历经三朝而不倒,他本人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朝中很多名臣都是他的学生,包括阿桂、纪晓岚、钱大昕等,但是他却一点也不自视甚高,反而更是关心他们的成长。他遵照祖宗家训教诲,安分守己,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民请命,留下一世清名,受后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