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也曾有过“见风就是雨”的思维模式?

前一阵子,我妈妈身体微恙,在另一个行政区上班的小外甥选择了一个休息日来我家里看望他外婆。

进家门换鞋时,我发现他放在门口的那双布鞋又破又旧、脏兮兮的,心里有点纳闷:怎么都穿成这样了还不换一双?!难道又“手头紧张”了?!因为他以前就给我们留下了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印象嘛。

要不,我干脆掏钱给他买双新的得了,这个样子走在大城市里,怪损形象的……

不行!——我觉察到自己心里产生的念头和那个冲动——他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自己有工作、有收入了,就得让他学会计划收支,学会安顿自己的生活,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易给他资助了。况且,即便是我“亲眼所见”的现象,其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是什么原因促成的?我并不了解,只是自己的一种猜测、一种预设而已,如果随意评断,弄不好是会伤害到他的。还是先了解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饭后,我煮了一壶茶,跟他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提到了他那双鞋的问题,问他为什么穿破了也不买一双新的?他停顿了一下,有点尴尬的说:“等这个月领了工资就买一双新的。”原来,他因为刚换了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上个月工资才领了2000多元,而且跟他合租房子的那个工友辞工了,这个月开始他要一个人支付房租和水电费,他还给他妈妈转账了700块钱家用,所以“底子”基本已经花光了,只留了一点伙食费。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听他说完,我有点心疼他,我看到了他的不容易。同时,我也挺庆幸自己的,因为一开始我还是觉察并控制住了自己的随意联想,没有启动过去那种“见风就是雨”的思维模式,而是先让自己等一等,看看实际情况再说。当时,我心里就有股冲动,想马上领着他到实体店去给买双新的,不过也控制住了。我试探着问了问他,如果想买一双新鞋会买什么样子的?是准备网购、还是去实体店买?有没有相中的?而后他给我看了淘宝里的一款,说是他穿过的,挺好的,很实惠,穿着也很舒适。我看了看,价位跟他当前的经济条件比较匹配,于是让他立刻下单,我替他了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