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被孩子“惊”到的经历吗?
昨天和几位朋友聚餐,过程中一位朋友给大家讲了一个她女儿和外孙的故事。
朋友说她的女儿前两天去找她,告诉她这段时间发现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朋友的外孙)频繁浏览奢侈品网页,这几天还在电脑上搜索黄金价格,小小年纪不知道要干些什么,有点替儿子担心。
曾经听朋友说起过她的这个外孙,孩子的生日是8月28日,所以上学的时候几乎比班里面头一年出生的同学小了将近一岁,因此孩子无论是在接受能力上还是在写字算术等方面都比其他同学慢,再加上孩子生性活泼好动,上课总做些小动作甚至常常“欺负”女同学,不是揪前排小女生的头发,就是往同学桌子里放小虫子,弄得老师经常请家长,朋友的女儿为此很为儿子揪心,生怕哪天儿子又惹出什么事来。
朋友说那天听了女儿的话,她让女儿不要胡思乱想,她说虽然外孙平时有些淘气,但是却很乐意帮助同学,还常常把小零食拿到学校去跟同学一起分享,他浏览奢侈品网页并查看黄金价格应该是有原因的,朋友让女儿沉住气注意观察,有什么情况及时沟通。结果没过两天女儿就激动的给她打电话说,儿子用他之前攒的压岁钱给她买了一条金项链作为生日礼物,并告诉她回头再继续攒些钱给奶奶和外婆也一人买一条。没等这位朋友说完,一起聚餐的朋友都禁不住夸奖她的外孙是个聪明孝顺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反思,过程中几位朋友谈到自己之前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类似的情况,平时也常常习惯性的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问题”上,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神经紧张,然后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这熊孩子又要干什么坏事了”,“小神兽又想搞什么名堂啊”,“这个惹祸精快把我逼疯啦”等等……常常在未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就急于否定孩子。经过交流和探讨大家体会到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多给孩子一个自我呈现与表达的时间和机会,看看孩子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也许最后我们会被孩子们“惊”到啦,不是“惊吓”而是“惊喜”。那位朋友的女儿之所以之前有些担心和焦虑,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儿子的“问题”上了,幸亏朋友的及时安慰与劝导以及相信外孙那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最终才让我们大家听到了一个那么令人惊喜而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