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会怎样对待疫情中的点滴小事呢?
四月下旬以来,北京人的生活与疫情防控紧密相连了,原来的生活常态与节奏被打破,心理的稳态也出现波动。面对这些情况,平常百姓用自己一颗安定的心默默支撑着,用行动保护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下面是几个疫情中的小故事。
故事一 给公共绿地浇水
一位在管控区内生活的大姐,看到物业管理的公共绿地很久顾不上浇水打理了,就想:”赶快浇浇水吧。那个花儿本来开的挺好看的,缺水都蔫了。甭管是不是物业的责任,让花草活着最重要。”于是,大姐自己动手给绿地浇水。在浇水的时候,看见那花儿草儿都挺起来争相沐浴清水,还有那周边的鸟儿啊,全从树上下来喝花草叶上积的水,欢喜的不行,让人感受到那鸟儿都喜逢甘露了。水是生命的源泉,浇水不止花草得济,小鸟受益,连土地也高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大姐主动浇水突破了各顾各的责任界限,在疫情中带给居住环境生机勃勃的温馨平和。
故事二 帮全楼住户取快递
另一位在管控区的小妹,快递被限制送到离自家住的楼房一、二百米远的大院门口,每次取快递增加了不便。当疫情带来生活不便利的时候,小妹没有心生怨气,而是想:“自己住的这栋楼里,年岁大的人多,他们取快递比我更不方便,我取一件快递也是取,帮助大家多取几件快递,不是更好吗。疫情可以限制我们的行动范围,但我们全楼同心形成合力,就一定能驱散黑暗走向光明。”从此,小妹只要取快递,就会查看本楼其他住户的快递,只要有,就捎带手带回来交给人家。一位住在楼里的老教师,看见小妹为全楼服务取快递帮到自己的时候,感慨的说:“我怎么没想到帮别人把快递取回来呢?小妹这样做让我看到只想自己与想到他人的差距,想到他人让我们全楼住户更亲近了。”
故事三 做核酸时为医护人员着想
疫情中很多医护人员改变在医院上班的常态,听从统一调度,从郊区很远的地方与四面八方赶到核酸点从事疫情防控工作。一个管控区的医护人员下午四点就要乘坐专用班车返回郊区。如果赶不上班车,晚上就回不了家,影响生活工作。而那个小区的许多居民,习惯于下午三点去核酸点测核酸,所以造成越接近四点收工上车,排队人员越多的状况。几位生活在那个小区的居民发现了这个情况,考虑到作为居民要体谅做核酸的医护人员路途很远,工作辛苦,那我们来改变做核算检测的时间,最大限度的用自己的行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于是,他们自己主动改变了做核酸的时间,也带动了街坊不集中到下午三点排队检测,让医护人员的紧张压力在居民的体谅中得以释放。居民的细致觉察与行动,帮助调理了小区的核酸检测秩序。
浇水、取快递、调整核酸检测时间,这些事很小,平平常常。但在疫情带来生活变化的不适应中,这些故事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言行轻柔的撣去焦虑抚平压力,用自己内心深处的良知指引着疫情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