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跑步是什么样子?
女儿发来视频,建议我看看超慢跑,学习超慢跑,对身体健康好。我知道女儿爱上跑步已经一年多了,坚持下来不但减回到怀孕之前的体重,还增强了精神和体力,焕发了活力。
我马上打开视频,看到超慢跑的动作示范及要领:
“躯干稳定-重心上提
沉肩垂肘-大臂轻摆
重心轻带-髋部轻推
下肢放松-收小步幅
落地轻弹-全掌滚动”
看完视频,我就开始按要领尝试起来。身体定在天地间,重心向上与道合,这一稳一提,整个人就神清气爽起来。后面的肩肘、大臂,髋部、下肢、脚掌的动作的基本要求都是放松,心身放松,空灵通透,人在动作而意不全在动作,全身轻松溶于自然。这样做着超慢跑,感觉头颈挺立,胸廓打开,周身气血畅通,全身微热,各部位松松的软软的不僵硬,这种体验好极了。我试着保持这种状态下超慢跑十分钟,发现跑完跟通常跑步的效果不一样,没有气喘、没有心跳加速,没有紧张疲劳竭尽全力。就在那一刻,我明白这是一种全新的跑步理念与方法,于是决定坚持每天晚饭前超慢跑十分钟。
坚持一段时间后,不但身体每天调整放松,超慢跑后喜悦萦绕。还惊喜的发现,超慢跑改变了自己认为的一些不可动摇的观念。
一个超字,打破了以往我对跑的认知。过去认识的跑就是越快越好,老师教的跑步,学校的运动会,世界上各项最快的跑步竞赛纪录,百米大赛被称为“飞人大战”,怎一个快字了得。在我脑子里形成跑就是为快的定式从未怀疑过。超越以往的观念看跑步,超慢跑告诉我跑步可以不求快,以慢的形式表现。
慢跑是跑不是走。慢跑的的慢,体现在对整个跑的过程的觉察,和知道自己的动作细节,从意识到身体的衔接联动,进而浑然一体与自然呼应。我在超慢跑中体会到自己专注于跑、心无他念的状态。一个故事说,有人问老和尚得道前做什么?答砍柴担水做饭。又问得道后呢?回答仍是砍柴担水做饭。两者的不同在于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担水,担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就是砍柴,担水就是担水,做饭就是做饭。超慢跑跟这个故事异曲同工,能锻炼我们保持平常心,做到在跑步中专注自己的意念集中。
女儿告诉我超慢跑兴起于日本,让我看到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在日常活动中注入心性提高的因素。其实这些因素一直都在,只是我们在竞争的心态下有时忽略了更重要的它们,现在在回补缺失。对我而言是打开限制,找回了心理灵活性,回补了对跑步全貌的重新认识。看到了公元前400多年希波战争中雅典获胜后菲迪皮斯为传达胜利消息,一口气跑了42公里195米的坚韧献身;看到了七十多岁的女教授毅然穿上跑鞋,冲入大风天气中坚持跑步的生命超越;也看到了女儿向她的半程马拉松目标前进的步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