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纪轻轻就遭遇亲人离世,但面对家庭和国家的需要,她坚强地承担起责任,其功绩不亚于男子。

班昭又名班姬,是东汉著名的女史学家和文学家,生于儒学世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寿之妻。

1.出身世家
班昭的父亲班彪,博学多才,尤好史学,班彪有感于《史记》仅写到汉武帝时期,因此多方采集西汉遗事,继《史记》后写成《后传》数十篇。班昭又名班姬,是东汉著名的女史学家和文学家,生于儒学世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寿之妻。
 大哥班固是 “汉赋四大家”之一。他任汉明帝的兰台令史,奉诏撰史。他和班昭在父亲《后传》的基础上撰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被称为“前四史”之一。汉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到株连死于狱中,而当时《汉书》还未完成。
二哥班超,是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他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留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名言,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多年间,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和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班超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
班昭家学渊源,博学高才、行止端庄、文采飞扬。但她不幸青年守寡,其夫去世后,她谨守礼节,孝敬公婆,养育子女。她不仅有渊博的才智,还具有与二哥一样的坚韧精神。

2.续写《汉书》
中国从黄帝时期己经开始设立史官,史官通过记录史实来记载和传承文化。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很重视修史,以史实来告诫后人,特别是史本身所具有的明鉴作用,用以制约当朝的政治,是政治与文化功能的有机结合体。唐太宗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之句,可见史书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因班固著《汉书》未竟而亡,朝野上下无不引为憾事。汉和帝听闻班昭才名卓著,诏令班昭续写。班昭在班固在世时就参与了《汉书》的撰写,和帝特许她到宫中贮藏档案、典籍的东观藏书阁去查阅典籍资料。班昭在四十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汉书》。班氏两代人的努力与心愿最终在班家小妹手中得以实现。
班昭在传播和普及《汉书》方面也颇有贡献。《汉书》刚一发行即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们争相传诵。《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较《史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马融,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经学家,他的门生中有遍注六经的郑玄,还有被誉为东汉“儒宗”的大学者卢植。他为了读懂《汉书》,跪在东观藏书阁外拜班昭为师,聆听班昭讲解《汉书》。
女子修史在二十四史中,班昭是空前绝后的一位,“班姬续史”也被传为佳话。

3.为国尽力
因班昭德才昭著,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让皇后和嫔妃们拜她为师,尊称她为“曹大家”。

班昭的二哥班超驻守西域达30年之久,在年已古稀之时上表朝廷乞归,但上表后达3年之久都未获朝廷批准。班昭为兄长上书,言辞恳切、一语中的地指出西域各国见班超已老,而汉庭不遣人替换,易生叛逆之心。如有突发事件,已是垂暮之年的班超已无当年的英姿,恐力有不隶,难以周旋,于国家边境安定不利。其中班昭还引用了周文王建造灵台时,掘地得死人骨命人改葬和魏文侯之师田子方,见文候弃其老马,认为此举非仁,于是收养老马的典故。赞扬和帝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中华文化播于西域各国,汉庭应作出表率,让年高的功臣还乡安享晚年。和帝览奏戚然动容,于是令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班超得以回朝。班超虽是班昭之兄,但班昭的上书是站在国家大局的基点上,目光独具,因此获得和帝的首肯。
汉和帝的皇后邓绥,是东汉著名的女政治家,她出身名门,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拜班昭为师。元兴元年汉和帝突然驾崩,面对着“主幼国危”的局面,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政事,竭尽心智为朝廷尽力。班昭曾谏言太后,准太后的兄长、大将军邓骘功成身退,以避免外戚专权而误了一世英名。邓太后认为班昭所言有理,准邓骘借母丧守制辞官还乡。
 邓绥执政16年间,对内使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对外则坚决派兵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得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家。她的成就与其师傅班昭的教导与辅佐是分不开的。

4.流芳后世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邓太后身着素服哀悼,并派使者监办班昭的丧事。班昭著作颇丰,今仅存七篇,其中最有名的是《女戒》。《女戒》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家训,不料京城世家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女戒》后来成为上至后妃下至平民女子立世安身的必读之书。
班昭在丈夫去世后独自养育儿女,奉养老人。她不仅续《汉书》、作《女戒》、为后妃师,而且还参与政事。用现在的话说,她是成功的职业女性;她年纪轻轻就遭遇亲人离世,但面对家庭和国家的需要,她坚强地承担起责任,巾帼不让须眉。为国家贡献才智,其功绩不亚于男子。对班昭这样的奇女子,宋代徐钧有诗赞道:“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