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冷”车厢里感受温暖。
六月的北京持续高温,几度突破40℃,据说6月23日那天实际的地表温度已经超过了70℃。今天有事出门首选乘坐地铁。
坐在凉爽的车厢里,我不禁回想起半个月前也是乘坐地铁1号线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那天因出门有点晚,于是匆匆赶往地铁站,刚到站台恰好车进站了,我在庆幸自己幸运的同时迅速挤进了车厢。
不知是那几天连续加班写稿子没有休息好,还是自己穿的衣服有点薄了,总之不一会儿就感到后背发凉。于是我下意识的跟旁边站着的一个小姑娘说道:“这车厢里可真够‘凉快’的哈。”
小姑娘立刻就明白了我话里的潜台词,温柔地说道:“阿姨,如果您怕凉,您可以不坐强冷车厢,可以选择乘坐弱冷车厢。”
“哦,是吗?我还真没注意哪个是强冷车厢,哪个是弱冷车厢。”
“下次您上车前注意看一下,1号线除了9-16门是弱冷之外,其他车厢都是强冷。站台上有标志,写的挺清楚的。”
“噢,好的,谢谢你”此时我感到有点尴尬。
到站了,我走出车厢,果然看到站台上明显的标志,1-8门强冷,9-16门弱冷,17-24强冷。
看到我在那里拍照,车站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向我介绍说,“双温车厢”模式是从6月1日起开始的。北京地铁公司根据不同线路车辆情况,双温车厢的位置分布有所差别,她提醒我换乘其他线路时要注意站台门上张贴的标志,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
记得那位工作人员还很认真的询问我乘坐时的体验和感受,并且建议我如果在弱冷车厢里仍感觉较冷,可以适当增添衣物,以防感冒着凉。
“谢谢,谢谢!挺好的,咱们地铁公司考虑的真周到。”我由衷的称赞道。
坐在凉爽的车厢里我不禁自问,生活中有多少人正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 我想这种默默付出的背后,所代表的是人们对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的关心和爱护。此时我深刻地感受到,我被这个社会爱着,我也深深地爱着这个可爱的社会。
从车厢空调里吹出的习习凉风,让我的身体感受到格外清凉,但我的内心深处却感到很温暖。